bitpie官方网址|费尔干纳盆地

作者: bitpie官方网址
2024-03-14 02:21:39

费尔干纳盆地_百度百科

盆地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费尔干纳盆地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又称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盆地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海拔330至1000米。人口约600万。费尔干纳盆地属大陆性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2至3度,7月份为24至27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00至500毫米。中文名费尔干纳盆地外文名Fergana Valley别    名费尔干纳谷地海    拔330至1000米人口数量约 600 万目录1地形地貌2气候特征3主要景观4地理位置5人文习惯6经济地位地形地貌播报编辑费尔干纳盆地地理位置天山和吉萨尔-阿莱(Gissar-Alay)两大山系间的广阔凹地,大部分在乌兹别克东部,部分在塔吉克(Tadzhik)、吉尔吉斯两个共和国境内。盆地呈三角形,面积22,000平方公里。西北以恰特卡尔(Chatkal)、库拉马(Kurama)两山脉为界,东北以费尔干纳山脉为界,南临阿莱、土耳其斯坦两山脉。西面由狭长的库贾恩(Khujand)峡谷与饥饿(Golodnaya)草原相接。盆地东部高1,000公尺(3,300呎)以上,向西徐缓倾斜,至库贾恩时海拔315公尺(1,050呎),边缘是光秃的低丘陵地带。从山上流下的许多溪流穿行于丘陵之间,灌溉著连绵不断的肥沃绿洲,盆地中央是布满盐碱滩和沙丘的亚贾万(Yazyavan)草原。费尔干纳盆地(3张)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不太冷,夏季炎热,降水量很少,尤以盆地西部最干燥。主要河流为锡尔(Syr)河,沿盆地北缘而流。其他河流大部完全用于灌溉;拥有大费尔干纳、南费尔干纳和北费尔干纳等几条大灌渠。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为棉花、水果、生丝的主要产区。已开采的矿产有煤、石油、汞、锑和地蜡。主要城市有库贾恩、浩罕、费尔干纳、马尔吉兰、安集延和纳曼干(Namangan)。气候特征播报编辑费尔干纳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属大陆性气候。锡尔河、索赫河和伊斯法拉河流经此盆地。原苏联时期修建的大费尔干纳灌溉渠、南费尔干纳灌溉渠和凯拉库姆水库形成了当地的水利灌溉网络,使盆地成为植棉业和葡萄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费尔干纳盆地内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边境线犬牙交错,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例如,位于盆地内的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就有属于乌兹别克斯坦的4块小飞地和属于塔吉克斯坦的两块小飞地。费尔干纳盆地内的许多村庄成为了跨界村。这里民族众多,也是跨界而居,甚至一个家族跨界而居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族际矛盾时有发生。当地民众以穆斯林为主,但分属各种派别,其中不乏极端和激进的宗教派别。主要景观播报编辑无论是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还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一提起费尔干纳盆地,人们便会立刻变得满脸凝重。费尔干纳盆地(3张)费尔干纳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既无洪水猛兽,也无恶病流行。然而,古丝绸之路上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圣洁之地,近年来却被一些野心勃勃的政客、好战分子和利欲熏心的毒品贩子搞得乌烟瘴气,几乎成了恐怖、冲突、动乱的象征。在费尔干纳盆地,100多个民族同在一条山冈上放羊,同在一条小河里喝水。3年前记者初到中亚常驻时就曾听说,若要领略中亚的山川美景,就要到阿拉木图城外的梅迪奥去欣赏雪山;若要品味中亚的文化古韵,就要到塔什干附近的撒马尔罕去寻找尘封的岁月;若想解读中亚的安全态势,只能到费尔干纳盆地走一趟。地理位置播报编辑费尔干纳盆地费尔干纳州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东部,费尔干纳盆地的南部。南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与塔吉克斯坦相邻,面积7100平方公里。人口274.16万人。州行政中心费尔干纳市。人口20多万。 该州北部为库什捷宾斯克高地和雅兹亚瓦斯克草原。州内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平原地区海拔320米,山前地带为500--1000米。气候为大陆性气候。冬天暖和,夏天炎热。7月份最高气温达46℃。年降雨量在州内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西部为100毫米,东部为170毫米,山前地带为270毫米,雨量集中在春天,无霜期为204天。人文习惯播报编辑费尔干纳州锡尔河流经该州西北边界。此外还有发源于阿赖山脉的伊法拉河、索赫河、沙赫马尔丹河和伊斯法依拉姆萨依河。该州境内居住着乌兹别克人、俄罗斯人、塔吉克人、鞑靼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占州内总人口的将近80%。比较发达的工业部门有棉纺、丝织、油脂、化工、石油、金属加工和建材工业。天然气输送管道有:哈吉阿巴德一费尔干纳一库瓦沙依、北索赫一费尔干纳一浩罕北部。费尔干纳州的农业主要是植棉业、葡萄种植业、园艺业。州内有3个大型灌溉系统。畜牧、比以发展牛羊肉奶生产为主。普遍养牛,在山前地带的天然牧场上养羊。费尔干纳盆地(3张)养蚕业较发达。州内有铁路228.3公里,公路4961公里。经济地位播报编辑锡尔河该盆地为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山间盆地,主要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境内,面积仅4万平方千米,是有名的“小而肥”的含油气盆地。盆地中部基底深达11千米。中新生代地层同塔吉克盆地近似,但厚度略薄,碳酸盐岩分布有限。中生界地层厚500—2000米,以陆相煤系及杂色碎屑岩为主,仅在盆地南部出现晚白垩世海相与泻湖相沉积。下第三系普遍为近岸至海相沉积,厚150—600米。上第三系陆相磨拉石沉积厚500—6000米(盆地中部),在西北部出现200多米盐岩层。盆地内有北东向深大断裂区分为南北两个台阶及中部坳陷区。靠近老山边缘的构造带较复杂,局部构造呈雁行排列,窄而小,轴部出露白垩、下第三系,有逆掩断层,油苗普遍。靠近坳陷的构造,一般面积30—35平方千米,顶部出露第三系,多为覆盖或潜伏构造,已知油气田主要属此类。1904年发现第一个油田——奇米翁油田。嗣后,相继发现了涅夫捷阿巴德、安集延、乔尔等一系列油田。主要含油气层为第三系和侏罗、白垩系。盆地内现已发现的46个油气田多数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中亚聚宝盆:费尔干纳盆地,为何飞地遍布?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盆:费尔干纳盆地,为何飞地遍布?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中亚聚宝盆:费尔干纳盆地,为何飞地遍布?2022-08-14 15:49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字号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中亚飞地问题作者|雄鹰责编|Thomas中亚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凯克距离海洋206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首都。因远离海洋,中亚大部地区的降水量都不足300毫米。然而,费尔干纳盆地却是例外。该地区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西南坡地区的年降水量甚至达到2000毫米。因此,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少有的农耕地区。▲费尔干纳盆地地理位置如此优渥的条件,使得面积只有2.2万平方公里的费尔干纳盆地(约占中亚面积的0.55%)拥有1100多万人口(约占中亚人口的1/6),是中亚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被誉为“聚宝盆”。▲费尔干纳盆地,中亚灌溉农业费尔干纳盆地目前分属于乌兹别克斯坦(面积占65%)、塔吉克斯坦(面积占15%)和吉尔吉斯斯坦(面积占20%)三国。▲费尔干纳盆地,分属于三国三国不仅仅国境线曲折,国界呈现出“犬牙交错”的局面,而且飞地遍布。乌兹别克斯坦有4块飞地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塔吉克斯坦有3块飞地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吉尔吉斯斯坦有一块飞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三国之间飞地遍布那么,面积不大的费尔干纳盆地为什么分属三个不同的国家,三国为什么飞地密布呢?一、民族交错杂居中亚地区以温带草原为主,这里生活的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费尔干纳盆地却是中亚少有的灌溉农业区。16世纪乌兹别克人迁入到这里,转变为农耕生产方式。17世纪时期,这里形成了农耕文明(乌兹别克人)和游牧文明(塔吉克人、吉尔吉斯人)交错杂居的情况。现代的费尔干纳盆地隶属于三个国家,但历史上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是以波斯血统为主的塔吉克人。公元前10世纪时期,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人迁移至中亚的河中地区和费尔干纳盆地,以游牧为生,形成了古塔吉克人。▲河中地区与费尔干纳盆地位置古塔吉克人主要从事游牧活动。公元前1世纪到6世纪时期,随着东西方文明交流日益密切,中亚成为了贸易的要道,塔吉克人的祖先在费尔干纳盆地建立了中亚最早的城市。▲河中地区,古塔吉克人最先到达中亚的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是水草丰美地区,一直以来也被其它游牧民族所觊觎,古塔吉克人的土地面临着其他游牧民族的入侵。公元5-6世纪,突厥部落建立起地跨中亚和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国。公元7世纪时期,突厥汗国在唐朝的打击下覆灭,突厥的各个部落纷纷西迁。▲突厥原始的突厥人属于黄种人,讲突厥语,在不断扩张和迁移的过程中,逐渐与中亚当地的古波斯人等白种印欧民族融合,成为黄白混血人种,也就是现在中亚的三个“斯坦国”(乌兹别克、哈萨克和土库曼)的雏形。除了黄白混血人种外,还有一部分传说唐朝征战突厥的军队或者开发中亚的移民后裔,这部分就是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族),保留黄种人特征最多的民族部分不愿意被“突厥化”的古波斯人定居在了费尔干纳盆地,形成了塔吉克人。公元7-8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灭亡了波斯帝国之后,将势力范围伸向了中亚地区。受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古塔吉克人和突厥人逐渐皈依了伊斯兰教。公元13世纪,随着蒙古帝国崛起,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中亚牧场也被蒙古帝国占据。蒙古人和操着波斯语、突厥语的部落融合,形成了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等民族,而塔吉克人则未被蒙古人同化。▲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的服饰不同公元15世纪时期,乌兹别克人和吉尔吉斯人迁入费尔干纳盆地。该盆地地区形成了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蒙古和突厥混血,黄白混血种人)以及波斯人后裔的塔吉克人混居的局面。交错杂居的局面,为飞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苏联对中亚的划分乌兹别克人迁入费尔干纳盆地之后,生产方式逐渐从游牧向农耕转变。但塔吉克人和吉尔吉斯人则依旧保留游牧方式。▲费尔干纳盆地,高空俯拍的农田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转变,使乌兹别克人的数量在17世纪实现了人口的激增。坚持游牧生产方式的塔吉克人和吉尔吉斯人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乌兹别克人逐渐成为了盆地的主导力量。▲19世纪时期的乌兹别克人16-19世纪时期,乌兹别克人建立了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大汗国。其中,费尔干纳盆地归属于浩罕汗国。乌兹别克人是费尔干纳盆地的主导,但吉尔吉斯人和塔吉克人依然占据着盆地的南部。▲乌兹别克人建立政权19世纪时期,中亚地区迎来了另一个殖民者—俄国。地处东欧平原,远离大西洋的俄国无法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航海贸易扩大殖民地。因此,俄国通过对奥斯曼帝国发动“俄土战争”以及占领中亚的方式,获得进入地中海以及印度洋的通道。俄国到来之前,中亚主要是北部被哈萨克的汗国所统治,南部则为乌兹别克的汗国。19世纪初,俄国进入哈萨克草原,占领了哈萨克人的土地,开启了殖民中亚的第一步。19世纪中后期,俄国利用英国在阿富汗战争(1879年)“吃瘪”以及清廷的衰落,征服了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以及吉尔吉斯人等民族。▲俄国政府的乌兹别克人建立的三个汗国(希瓦,布哈拉和浩罕)到1885年,俄国彻底征服了中亚地区,成为了中亚的统治者。俄国在这里设立了草原总督辖区和突厥斯坦总督辖区。费尔干纳盆地划给了突厥斯坦总督辖区。▲俄国占领的中亚,粉红为突厥总督辖区此时俄国刚完成了农奴制改革,大批农奴虽获得了解放,却很难获得土地。他们希望外出寻找新的土地。出于巩固殖民统治的需要,俄国不断向中亚,尤其是费尔干纳盆地迁入俄罗斯人。使得俄国和当地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俄国在中亚建立的教堂一战爆发后,俄国因深陷战争的泥潭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爆发后,各个被俄罗斯控制的地区都趁机宣布独立。1918年,中亚地区独立。受“泛突厥主义”思想,中亚地区成立了数个自治国家。费尔干纳盆地属于“突厥斯坦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十月革命后,中亚地区,主要有哈萨克、花剌子模(绿)、突厥斯坦和布哈拉(红)20世纪20年代,随着俄国苏维埃政权的确立以及苏联的建立,中亚及突厥斯坦自治共和国被苏联所控制,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虽然苏联掌控中亚,但该地远离俄罗斯本土,民族成分交错杂居。十月革命后,原来沙俄控制区的“泛突厥主义”思想涌入。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都有突厥血统。“泛突厥主义”思想的倡导者就是奥斯曼帝国及其继承者土耳其。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俄国是宿敌。为稳住东南部的边境,苏联需要对中亚重新调整。1924年,苏联将中亚地区分成了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加盟共和国。1926年,从乌兹别克境内的吉尔吉斯提升为自治共和国。费尔干纳盆地分属于两个国家——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费尔干纳盆地地区塔吉克人是中亚唯一的非突厥语系民族,苏联起初将其划分在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境内。塔吉克人认为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民族特性迥异于其他几个突厥化民族,因此一直要求改变这种隶属关系。苏联则认为,给予塔吉克人自治权利,可以进一步压制“泛突厥主义”在中亚的泛滥。▲1927年的乌兹别克,包括塔吉克1929年,苏联给予塔吉克“加盟共和国”的地位。中亚形成了五个共和国。费尔干纳盆地分属于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三个共和国。▲重新调整后,苏联中亚地区形成五个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划分,对于中亚的稳定十分重要。苏联在土地划分上采取了按照生产方式和人口分布——乌兹别克人是农耕民族,占据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大片土地。吉尔吉斯人和塔吉克人曾经长期以来以游牧为生。主要分布在天山和阿莱山的两侧。因此,盆地靠近山体的部分主要划给了吉尔吉斯和塔吉克。由于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和吉尔吉斯人交错杂居。有些民族生活在其他民族的包围圈里,形成的“飞地”。按照苏联的民族划分,吉尔吉斯境内的塔吉克人和乌兹别克人聚居区,被划给各自民族的母国。乌兹别克境内的塔吉克人聚居区和吉尔吉斯人聚居区亦是如此。▲费尔干纳盆地地区的飞地就这样,一个加盟共和国的土地被另一个加盟共和国包围,形成了土地之间“错综纷乱,相互嵌入”的形式。三、苏联解体,飞地形成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独立后,继承了前苏联时期的领土和国界。原本属于苏联内部行政区的内飞地变成了相互之间的“外飞地”。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巴特肯因为拥有六块飞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飞地之州”。萨尔瓦克(塔吉克斯坦)和巴拉克(吉尔吉斯斯坦)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苏联解体,三国独立后,飞地问题成为了三个国家之间烫手的山芋。费尔干纳盆地的水源成为了三国争夺的重要资源。▲费尔干纳盆地地区,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此外,中亚各国独立后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加剧了民族对立。飞地的存在使得飞地居民与本土的联系变得困难。1990年和2010年,就爆发过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的流血冲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塔吉克斯坦和两个突厥血统人国家也因为领土问题龃龉不断,频繁爆发军事冲突。▲乌兹别克人和吉尔吉斯人爆发冲突从脱离苏联独立伊始,就开始为飞地问题进行讨论。然而,因为这里是中亚的宝地,三国都希望占据更多的地盘。2018年8月14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换地协议”,将吉尔吉斯斯坦的飞地巴拉克划给乌兹别克斯坦,同时乌兹别克斯坦则将等值土地交易给了吉尔吉斯斯坦。开创了两国和平交换土地的先河。▲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达成换地协议然而,这两片土地面积小,资源相对来说较少。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土地交换尚可和平进行。但中亚地区依然有6块飞地以及400多公里的未定边界。一旦某个地区再次发现油气等重要的能源,三国关系又容易擦枪走火,严重影响三国关系的正常化。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使得原本富庶的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了中亚“火药桶”。▲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附近被铁丝网覆盖。因为当地和乌兹别克人的矛盾长期作者|雄鹰直播吧体育作者|足球与历史爱好者责任编辑|Thoma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全文完)—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原标题:《中亚聚宝盆:费尔干纳盆地,为何飞地遍布?》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费尔干纳盆地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中亚三大河谷盆地,我国占了哪些? - 知乎

中亚三大河谷盆地,我国占了哪些? - 知乎首发于《地图会说话》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中亚三大河谷盆地,我国占了哪些?地图帝​中亚地区总体上沙漠众多,高山也不少,有三个水土肥美的盆地,各有一条大河穿过。其中伊犁河盆地有一部分在我国,我们从北往南,来看中亚有哪三个自然环境优美的河谷盆地。【伊犁河盆地】伊犁河古称伊列水、伊丽水,平均水量约480 立方米/秒,是中国水量最大的内陆河,也是巴尔喀什湖最大的水源。伊犁河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伊犁河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长约430千米,流经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和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汇合后称为伊犁河。东源巩乃斯河在安迪尔乌拉与那拉提山之间流过,长约258千米。北源喀什河在依连哈比尔尕山与安迪尔乌拉之间流过,长约304千米。伊犁河全长约1439千米,约1/3强在中国境内,流经哈萨克斯坦,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伊犁河盆地纬度约在北纬42.5°至45°之间,向东平移,相当于松嫩平原南部和辽河平原北部,即黑龙江牡丹江与辽宁铁岭之间。伊犁河盆地东西最长约520千米,南北最宽约200千米,总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伊犁河盆地也就是伊犁河上中游,介于天山山脉北支博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穿越一系列山地和谷地。伊犁河盆地像个三角形,是个半封闭的地方,北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东可抗拒来自哈密、吐鲁番等盆地的干热,南可阻止塔里木沙漠风沙的入侵。伊犁盆地年降水量达到700毫米,春季还有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流入,水量丰富,一年中干流封冻期只有两个月左右,有“塞外江南”之称。上游主要是高山岩石,含沙量也少,河水清澈如蓝天。伊犁河谷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实为聚宝之盆。【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古称药杀水、叶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分南北两源头,北源为纳伦河,南源为卡拉河。锡尔河平均水量约1180 立方米/秒,全长约2256千米,流经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个国家。费尔干纳盆地纬度约在北纬40°至41.5°之间,向东平移,大致是黄河“几”字的这一横的南北,相当于河套地区的前套平原、后套平原、库布齐沙漠一带,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鄂尔多斯等地。费尔干纳盆地东西最长约310千米,南北最宽约110千米,总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费尔干纳盆地群山环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库拉明山、费尔干纳山脉、阿赖山脉,只有西侧有个狭窄出口。纳伦河自东往西从库拉明山与费尔干纳山之间冲入盆地,与卡拉河汇流后称为锡尔河。盆地河道纵横,多条河流注入锡尔河,适合发展农业,也适宜居住。费尔干纳盆地面积是重庆市的1/4强,人口则超过1400万,接近重庆的一半,俨然国际大都市,是中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兵六万前往求汗血马,汉军横扫大宛国,得到三千多匹汗血马。费尔干纳盆地,如果按照地理划分,是可以独自成国的,就像古代的大宛国。但苏联时期,俄罗斯人没有按照天然的地理河流山脊分界,而是给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三个国家各分了一块地,苏联解体后仍延续这个格局。盆地中东部大部分归属乌兹别克斯坦,但西部出入口归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要去自己的领土,只能经过塔吉克斯坦,因为北边链接处是高山,并没有铁路和公路。对塔吉克斯坦而言也是如此,只能绕道乌兹别克才能进入自己领土。吉尔吉斯斯坦情况稍微好点,可以沿着纳伦河谷走山路进盆地,但吉尔吉斯分的土地最少。【阿姆河盆地(吐火罗盆地)】阿姆河古称乌浒水、妫水,全长约2620千米,平均水量约2525立方米/秒,是中亚水量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河。阿姆河上源是瓦罕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南部,和帕米尔河汇流后称为喷赤河,再与瓦赫什河后称阿姆河,从阿姆河盆地(吐火罗盆地)流出,流经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最终注入咸海。阿姆河大部分河水来自帕米尔高原(葱岭),流经塔吉克、阿富汗、乌兹别克、土库曼四个国家,上游在帕米尔高原有冰川和融雪补给,支流众多,水量很大。不过进入土库曼斯坦之后,几乎没有像样的支流,水量也逐渐减少,一直到科佩特山脉北侧才有水源。阿姆河盆地纬度约在北纬35.5°至39°之间,向东平移,相当于华北平原北部,即天津与河南新乡、山东菏泽之间。阿姆河盆地南北最宽约550千米,东西最宽约350千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阿姆河盆地四周山脉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吉萨尔山、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西侧有一个大缺口。阿姆河北岸生态比南岸好,北岸有多条河流注入,水土肥美,可耕可牧。南岸由于卡拉库姆沙漠的风沙袭入,导致南边兴都库什山脉的部分河流不能注入喷赤河。阿姆河盆地一分为三,南部属阿富汗,西北属乌兹别克斯坦,东北属塔吉克斯坦。编辑于 2024-02-26 09:27・IP 属地上海中亚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斯坦​赞同 95​​10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地图会说话》上

过去两千年,费尔干纳盆地不断挑战中国的地缘优势在哪里? - 知乎

过去两千年,费尔干纳盆地不断挑战中国的地缘优势在哪里?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过去两千年,费尔干纳盆地不断挑战中国的地缘优势在哪里?动图简史历史学者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中亚意味着戈壁沙漠和干旱缺水,但有两个地方除外,其一是伊犁河谷,其二是费尔干纳盆地。伊犁河谷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有,如下图所示介于天山主脉和博罗科努山之间,悠悠伊犁河从两山之间流向巴尔喀什湖,形成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伊犁河谷以南,距喀什地区一步之遥,在地形上被库拉马山、费尔干纳山和天山山脉包围,仅西南方向留有一条狭窄走廊与外界相通。毫无疑问,这样的地理环境在气候整体干旱的中亚地区颇为难得,而两者相较之下你会发现费尔干纳盆地的条件更为优越。伊犁河谷因两条山脉形成的喇叭口正对西风带而获取大量沉降雨水,可惜半封闭的结构也使得来自北冰洋的寒流不能完全止步于山体之外。与之相比,费尔干纳盆地近乎合围的地理结构在最大程度上阻止了冷空气的入侵,同时由于纬度更低,这一地区的日照时间也普遍长于北方。在域内河流的对比上,流经费尔干纳盆地的锡尔河年径流量高达400亿立方米,是伊犁河的两倍。如此一来,“温度高”、“日照长”、“水量大”三者共同作用下便造就了费尔干纳盆地全年超过210天的无霜期,这不正是发展农耕文明的理想之所吗?时至今日,伊犁河谷的人口不过百万,费尔干纳盆地却已将近千万,而后者的面积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让我们把时光倒退至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时西域都护府尚未成立,大汉帝国的疆域还停留在河西走廊以东。尽管年代久远,史料欠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亚在这一时期发展出了毫不次于华夏的高度文明。受制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诸如楼兰、精绝等西域城邦大多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散布,其规模大小取决于绿洲面积,因而很难形成地区大国。但再往西越过帕米尔高原之后情形就变得完全不同,一个拥有大小城池70余座,常备士兵多达6万的区域强国映入眼帘,它就是大宛。大宛国疆域覆盖整个费尔干纳盆地,这显然不是一个城邦国家所能达到的规模,而汉武帝两次西征大宛的不利局面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国家的强大实力。实际上联想到早期的亚历山大东征,再加上汉人对大宛的点滴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宛极可能是本地居民希腊化的产物。亚历山大的兵锋从马其顿出发,越过黑海海峡之后一路向东,沿途建立无数的亚历山大城,而大宛首都贵山城在中亚文献里的翻译就是“亚历山大里亚”。统一的亚历山大帝国并未持续太长时间,因此我更愿意相信大宛是帝国瓦解后崩落出的一个碎片,汉武帝的主要对手其实是希腊文明武装下的土著强权。公元前104年,汉宛之间因“天马”一事闹翻,武帝发兵大宛。鉴于之前赵破奴以数百兵力攻灭楼兰,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战斗力极为轻视,在刘彻的想象中大宛应该与楼兰、姑师这些国家并无太大差别。即便考虑到大宛是一方霸主,此时派给李广利几万刑徒,外加6千附庸胡兵也应该足以应付,但可惜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很快就要为他的一厢情愿付出代价了。大宛西距汉朝一万里,与前面提到的楼兰还隔着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此遥远的距离首先对后勤就是一大考验。而当李广利带着这支军队费尽千难万险抵达大宛边境的时候,面对的却是经过严密设计的希腊城池,守军几乎不费多少力气就击溃了汉朝的远征部队,第一次西征就此失败。愤怒的武帝一面严令李广利不准后撤,一面举倾国之力支援前线,最终在靡费无数人力财力之后换来了大宛的屈服,不过这种屈服在今天看来更像一种“有条件投降”。大宛更换了一位亲汉国王并附送3千匹马,而汉军不能再提其他条件,否则对方就与汉朝的敌人联合,拼个鱼死网破。无奈之下汉军撤兵,起初还寄希望于新国王能改善汉宛关系,但事实很快证明这只是文化认知上的差异。高度集权的汉朝无法理解大宛的行政体制,而在希腊贵族看来更换国王太正常不过了。仅仅一年之后,新国王因过度亲汉被杀,汉朝的军事成果付诸东流。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汉宛战争是费尔干纳盆地滋生出的强权第一次同中国较量的话,那么一百多年前浩罕汗国对新疆的入侵就是费尔干纳盆地与中央之国时隔千年的再度交手。历史书上轻描淡写地说到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却对浩罕国的位置、面积和人口只字未提,实际上这个伊斯兰汗国在刚建国时仅仅局限于费尔干纳谷地,后期领土虽有扩张,但核心区域从来没有越过这片地界。1865年浩罕军队自费尔干纳入疆,十年后被左宗棠击溃,阿古柏兵败自杀。苏联时代,中亚五国齐聚莫斯科麾下,尽管各加盟共和国亲如兄弟,但精于地缘的俄罗斯人还是利用费尔干纳盆地狠狠摆了“斯坦”们一道。从今天的边界划分上不难看出当年苏联领导层的鬼蜮伎俩,本是一个整体的盆地被人为划分给三个国家,三方之间互不统属便永远受制于莫斯科。时至今日,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在费尔干纳盆地犬牙交错仍是拜苏联所赐:乌兹别克斯坦拥有盆地大部,可唯一的出口被塔吉克斯坦占据,外围的边缘谷地则归属吉尔吉斯斯坦所有。如今的费尔干纳盆地早已演化为“中亚火药桶”,尽管“斯坦国”们心有不甘,但一个极易滋生强权的盆地被撕裂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发布于 2019-10-07 11:34地理中亚地缘​赞同 594​​87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费尔干纳盆地:最富饶又最复杂,它为何会如此纠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费尔干纳盆地:最富饶又最复杂,它为何会如此纠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首页

杂志内容

往期回顾

费尔干纳盆地:最富饶又最复杂,它为何会如此纠结?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第10期

标签:

文化地理   地图地理   观点地理   

一方面,费尔干纳盆地以物产丰富著称,以中亚五国1%的土地面积,养活了22%的人口,被誉为“中亚明珠”,足见其是中亚最富饶之地;另一方面,4万平方公里的费尔干纳盆地,被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分割得七零八落,三国边界犬牙交错,中亚的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在这里变得最为突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堪称中亚之最。那么,这块被视为中亚风水宝地的盆地,怎么就变得如此纠结了呢?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瓜果、苜蓿、棉花及多种金属矿藏而著称,近年又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蕴藏苏畅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帕米尔高原西侧,为天山及吉萨尔—阿赖山脉环抱的封闭山间盆地,有河谷和山口通向盆地之外。盆地气候冬季温和,但夏季炎热。盆地内的景观主要为绿洲和荒漠,绿洲靠周围山地流出的河流灌溉。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瓜果、苜蓿、棉花及多种金属矿藏而著称,近年又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蕴藏。周围山地有优良牧场,历史上以出汗血良马而闻名遐迩。费尔干纳盆地像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盆地是一个很封闭的地区,东西长300公里,南北最宽170公里,是中亚低海拔盆地,由东向西倾斜,盆地被群山环抱,出口非常少。比如说在乌兹别克斯坦,盆地距首都塔什干虽然才400多公里,却只有一条公路连接,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公路运输更加艰难。这使费尔干纳盆地像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

>>> 阅读更多内容,请使用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微信小程序 <<<

责任编辑 /

刘建 雷东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

我要评论

我要评论

热度

时间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21

0

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杂志订阅

读者服务站

新媒体

中国国家地理网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广告合作

杂志广告刊例

关于我们

成长记忆

工作机会

联系我们

关于网站

版权声明

隐私条款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吉尔吉斯斯坦丝路遗产考古调查纪实(一)——费尔干纳盆地区域的调查与交流

吉尔吉斯斯坦丝路遗产考古调查纪实(一)——费尔干纳盆地区域的调查与交流

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联系我们 | English | 进入微博

首页

本所概况

现场传真

学术动态

学术研究

创新专栏

重大课题

学术资料

考古人物

考古园地

考古论坛

内网入口

 

机构设置人员设置工作要报科研成果

 

 

学术动态中外交流

 

研究新论研究专题

 

 

 

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考古数据库影像资料

 

人物专访学者风采

 

考古随笔考古百科考古花絮

 

站内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中外交流 > 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

吉尔吉斯斯坦丝路遗产考古调查纪实(一)——费尔干纳盆地区域的调查与交流

发布时间:2020-06-11文章出处:“故宫考古”微信号作者:吴伟、赵兆

  为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为今后中亚的跨国联合考古工作做准备,2019年9月,应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邀请,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及多家国内考古文博单位参加了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举办的“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察活动”,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考古学者一同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区域的文化遗产点进行实地调查,并举行座谈会进行考古合作交流。会后,故宫博物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同仁,组成考古调查队赴吉尔吉斯斯坦多地进行考古遗址调查。这是故宫考古研究所自2017年正式参与中亚地区考古工作以来首次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开展考古调查工作。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东北部,北接哈萨克斯坦,东邻中国新疆地区,南靠塔吉克斯坦,西毗连乌兹别克斯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国土东北部被天山山脉环绕,西南部被帕米尔高原环绕,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要冲,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吉方的安排下,调查队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塔拉斯、比什凯克、伊塞克湖南岸为中心的周边遗产点进行了实地踏查和详细记录,并取得了重要的收获和认识(图一)。下面将本次调查的收获按地区逐一介绍。

图一 本次调查遗产点分布图

  1.奥什(Osh)地区;2.乌兹根(Uzgen)地区;3.塔拉斯(Talas)地区;4.比什凯克(Bishkek)地区;5.托克马克(Tokmok)地区;6.伊塞克湖(Issyk Kul)南岸

  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是天山和阿赖山(Alay)的山间盆地,分别属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盆地东西长3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海拔300至1000米之间。费尔干纳盆地现今分属三国,古代的费尔干纳盆地则属于大宛【1】(图二)。中国古代文献关于大宛的记载颇多。最早可以追溯至《史记•大宛列传》,其中称:“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

图二 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图

  本次调查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州(Osh)境内,奥什地区是费尔干纳盆地东侧的咽喉,掌握着从天山向西的丝路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繁盛之地。由奥什向北可以通往南哈萨克斯坦、七河流域,向西是广阔的费尔干纳盆地,向南翻越群山便可进入帕米尔高原,通往中国(图三)。

图三 奥什地区遗址分布图

  1、苏莱曼山(Sulaiman-Too)遗址

  苏莱曼山遗址位于奥什市中心,被视为奥什的象征,它控制着古代丝路的交通要道(图四)。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莱曼山由五座山峰组成,山峰和山坡间散布无数的祈祷地点和古代岩画(图五)。整个遗址由山下的国家历史考古博物馆、半山的苏莱曼山博物馆、遍布山中的岩画和东部山头的巴布尔清真寺组成(图六)。在超过1500年间,被视为丝路旅行者、穆斯林和各个时期不同宗教信仰者的朝圣场所之一,是中亚地区圣山最完整的象征。

图四 苏莱曼山卫星图

图五 苏莱曼山航拍图

图六 苏莱曼山东部山峰上的巴布尔清真寺

  苏莱曼山的博物馆分为两部分,山下的国家历史考古博物馆建于1949年,是前苏联时期为了庆祝奥什建城三千年所修建(图七)。整个博物馆收藏了超过三万件文物和标本,展出整个吉尔吉斯南部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图八)。

图七 苏莱曼山国家历史考古博物馆

图八 参观博物馆

  其中所展示的吉尔吉斯南部巴特肯州的卡拉?布拉克墓地(Kara-Bulak)所出的众多遗物有着重要的意义,被认为可能是大宛文化的遗存。卡拉•布拉克墓地位于巴特肯以南16公里处,西天山北麓的山前冲积扇上。整片墓地墓葬数量超过900座,1954年由巴鲁兹金发掘了136座。从博物馆所展示的卡拉?布拉克墓地的墓葬从发掘所绘制的平剖面图来看,一般的形制是地面有封土,封土下为竖穴墓道,在墓道的一侧挖侧室,放置木制葬具和随葬品,再在墓道中填石。葬式为仰身直肢葬,个别女性腿部微屈(图九)。出土随葬品有陶器、木器、草编篓、武器、工具等、雕像、饰品、服饰等(图十)。由于气候原因,木制葬具、皮质和木制的随葬品、编制物都保存的较好,还出土了三具木乃伊。

图九 卡拉•布拉克墓地墓葬平剖面图

图十 卡拉•布拉克墓地墓葬出土遗物(左:女性墓,右:男性墓)

  另外一部分则是位于半山腰的苏莱曼山博物馆,建于1978年,在苏莱曼山的天然岩洞基础上建成(图十一)。展出与苏莱曼山有关的文物遗迹自然资源,也有一部分吉尔吉斯的民族服饰、民俗等展品(图十二)。

图十一 苏莱曼山博物馆鸟瞰

图十二 参观讨论

  苏莱曼山的岩画散布于五座山峰的山顶和山坡的岩石上,现在记录在案的共计101幅画面,有典型的大宛天马图案,也有羊、人物、日月、手印、脚印等其他图案,时代既有早期乌孙、塞人的岩画,也有晚期突厥、蒙古时期的岩画(图十三、十四)。

图十三 马主题的岩画

图十四 几何图案主题岩画

  在山间还分布有古老的礼拜场所和修行用的洞穴,以及两座16世纪的清真寺。散落在各个山峰和山坡的朝圣地点被朝圣者的足迹连接。对这座山的崇拜的实物遗存,既有晚期伊斯兰时期的,也有早期祆教流行时期的,山中的博物馆展示有相关祆教的遗物,包括圣火坛和纳骨瓮。

  2、阿里马赫山(Ayrymach-Too)岩画

  阿里马赫山(Ayrymach-too)山位于奥什西北约7公里处,北纬40°34'30.27",东经72°43'39.31"(图十五)。距离苏莱曼山遗址6.8公里(图十六)。在长约1公里的山顶岩石上有十几处岩画点及特殊的祭祀遗址(图十七、十八)。

图十五 阿里马赫山卫星图

图十六 阿里马赫山与苏莱曼山相对位置图

图十七 实地调查

图十八 阿里马赫山岩体

  阿里马赫山由四座山峰组成,1号山有有较早的乌孙、塞人的岩画,2号山以祭祀遗址为主,3号山的岩画以大宛天马为主,4号山则有较晚的突厥、蒙古时期的岩画。本次调查主要考察了2号与3号山头。3号山头的大宛天马岩画主要分为三层,超过30幅画面,最大的一幅高1.1米。除了天马的形象,还有鹿、羊、太阳、月亮、人物等其他画面(图十九-二十二)。

图十九 马主题的岩画

图二十 马主题的岩画

图二十一 马与羊主题的岩画

图二十二 马与鹿主题的岩画

  2号山头的祭祀遗址较为特殊,是两条由人工雕凿的,宽约10厘米左右条带,由细密的雕凿的小点构成,基本为东西向,长度目前可见的有十几米,从山脊向山坡两侧延伸(图二十三、二十四)。

图二十三 山岩上的祭祀遗迹

图二十四 祭祀遗迹细节

  3、乌兹根(Uzgen)遗址

  乌兹根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东部,古代大宛东部的中心。公元十世纪末,短暂作为喀喇汗汗国西半部的都城,西辽时期则是其国库所在,在蒙古西征和帖木儿时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中世纪的文献记载,乌兹根是穆斯林和游牧民(尚未皈依的异教徒)的分界线。

  乌兹根(Uzgen)遗址位于乌兹根市中心偏南,黑河(Karadarya)河的北岸台地上,北纬40°46'7.61",东经73°17'53.61"(图二十五)。城址由I—IV号四处高台区域组成(图二十六)。其中第三座高台上的城址修筑了坚实的防御工事,起着城堡的作用,现存的宣礼塔和三座陵园位于第四座高台上,为喀喇汗汗国时期所建筑(图二十七、二十八)。乌兹根遗址把守着亚西(Yassy)河河谷的入口,通过这里进入天山的古代丝路,向北通往伊塞克湖南岸,向东通往喀什。作为丝路上重要连接点,从古到今,这里都是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汇处(图二十九)。

图二十五 乌兹根遗址卫星图

图二十六 乌兹根遗址平面图

图二十七 乌兹根遗址IV号区卫星图

图二十八 乌兹根宣礼塔、陵墓航拍

图二十九 现场参观

  宣礼塔高24米,直径19米,与布拉纳的宣礼塔是仅存的两座喀喇汗汗国时期的宣礼塔,该塔的八面体塔基、塔的圆顶和塔身的砖雕十分繁复(图三十)。

图三十 乌兹根宣礼塔

  1988—1989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在宣礼塔和陵墓之间曾经有过一座大型建筑,可能是13世纪的经学院遗址(图三十一)。

图三十一 发掘现场遗迹介绍

  陵墓由三座砖砌建筑构成,最早的一座建于11世纪,上世纪20年代和70、80年代经过发掘和修复,通过其中的铭文了解到喀喇汗汗国在乌兹根的首领和军队领导也被葬在北部和南部的两座墓室中,他们生活在大约12世纪的中期(图三十二-三十五)。

图三十二 乌兹根遗址陵墓航拍

图三十三 陵墓与保护大棚

图三十四 陵墓保护前旧照

图三十五 陵墓内设置的小型陈列室

  外墙有传统伊斯兰风格称为库菲(Kufi)、纳斯赫(Naskh)、苏斯(Suls)和植物枝条的装饰(图三十六)。这一组建筑在宣礼塔和三座陵墓的建筑和装饰被认为是喀喇汗汗国时期的“建筑装饰品百科全书”,前蒙古时期建筑风格演化的典范。

图三十六 陵墓门楣上的装饰

  4、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遗址

  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遗址位于乌兹根市西北8公里,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村西2公里,亚兹(Yassy)河右岸台地上,北纬40°50'4.70",东经73°14'44.03"。遗址现在可以看到高出地面的城墙和高台遗址(图三十七)。

图三十七 肖罗巴沙特遗址航拍图

  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遗址是费尔干纳东部亚兹(Yassy)河流域目前发现早期最大的城址,修筑有坚固的防御性建筑工事,宽超过240米,长超过300米,面积超过7公顷(图三十八、三十九)。

图三十八 肖罗巴沙特遗址平面图

图三十九 肖罗巴沙特遗址的建筑及出土器物

  上世纪50年代进行过小规模的发掘,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北墙、西墙较直,现存高度在3米左右,东墙因为城堡的原因略有凸出,南墙曲折明显,东南城角隐约有一处小城的痕迹(图四十、四十一)。

图四十 肖罗巴沙特遗址高台遗址航拍

图四十一 城墙遗迹

  城址东部的城堡近似三角形,长约60米,宽约45米,残高5米左右。扎德涅普罗夫斯基(J.A. Zadneprovskiy)认为该遗址兴盛于公元前4—1世纪,很有可能是中国文献中所记载的郁城(图四十二-四十四)。

图四十二 遗址博物馆内景

图四十三 遗址出土陶器

图四十四 参观遗址小陈列室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求取天马,首次出兵“(贰师将军)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回军敦煌后整军再战,直取大宛王城,“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於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大军到达后,“围其城,攻之四十馀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大宛贵族震恐,杀其王与汉平,“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征战中,汉军又一只偏师折戟郁城,“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而轻之,责郁成。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终杀郁城王【2】。郁城虽破,但贰师城仍在,可能就是乌兹根遗址,但这一看法仍有很大争议【3】。

  5、四国联合考察活动座谈会

  在完成上述调查后,各国学者在奥什市举行了座谈会(图四十五)。

图四十五 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察活动座谈会

  座谈会首先由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历史与文化遗产中心的阿曼巴耶娃(Bakyt Amanbaeva)主任做汇报,她向大家系统的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各个时期各地的历史文化和考古遗存(图四十六)。

图四十六 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历史与文化遗产中心阿曼巴耶娃主任发言

  之后,各国学者畅所欲言,讨论了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费尔干纳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公众考古和各国合作等多方面问题。各国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的调查和交流能感受到未来中亚各国在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合作空间,中亚国家应努力摒弃历史遗留问题所产生的隔阂,加强合作交流。

  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研究员代表故宫博物院发言(图四十七)。

图四十七 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研究馆员发言

  他首先表达对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邀请故宫博物院同仁参与这次考古调查和交流活动表示感谢。他深情的回忆到他于1989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中国段打前站选遗址点时,曾来到吉尔吉斯边境,“听说那边有美丽的伊赛克湖,能通往传说中的费尔干纳盆地”,但是却无法前往。今日才知道,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吉尔吉斯科学院的考古学家阿曼巴耶娃也是当年负责吉尔吉斯段选点的。30年后,双方终于站到了一起,共商费尔干纳的联合考古工作。因此他非常支持和期望能与各国考古学家共同开展费尔干纳地区的联合考古工作,并希望未来在费尔干纳盆地的考古成果乃至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考古成果同样可以来到故宫博物院展出。故宫博物院在考古发掘和遗产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希望能够和吉尔吉斯及中亚各国的文博考古工作者一道携手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余太山:《塞种史研究》,第113-148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第5页,商务印书馆,2013年;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第103-104、226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2】[汉]司马迁:《史记》,第3175-31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余太山:《塞种史研究》,第113-1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执笔:吴伟、赵兆   拍照:吴伟、赵兆   制图:赵兆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100101) E-mail:kaogu@cass.org.cn

备案号:京ICP备05027606

走出国门

吉尔吉斯斯坦丝路遗产考古调查纪实(一)——费尔干纳盆地区域的调查与交流

发布时间:2020-06-11

  为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为今后中亚的跨国联合考古工作做准备,2019年9月,应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邀请,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及多家国内考古文博单位参加了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举办的“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察活动”,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考古学者一同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区域的文化遗产点进行实地调查,并举行座谈会进行考古合作交流。会后,故宫博物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同仁,组成考古调查队赴吉尔吉斯斯坦多地进行考古遗址调查。这是故宫考古研究所自2017年正式参与中亚地区考古工作以来首次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开展考古调查工作。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东北部,北接哈萨克斯坦,东邻中国新疆地区,南靠塔吉克斯坦,西毗连乌兹别克斯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国土东北部被天山山脉环绕,西南部被帕米尔高原环绕,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要冲,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吉方的安排下,调查队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塔拉斯、比什凯克、伊塞克湖南岸为中心的周边遗产点进行了实地踏查和详细记录,并取得了重要的收获和认识(图一)。下面将本次调查的收获按地区逐一介绍。

图一 本次调查遗产点分布图

  1.奥什(Osh)地区;2.乌兹根(Uzgen)地区;3.塔拉斯(Talas)地区;4.比什凯克(Bishkek)地区;5.托克马克(Tokmok)地区;6.伊塞克湖(Issyk Kul)南岸

  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是天山和阿赖山(Alay)的山间盆地,分别属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盆地东西长3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海拔300至1000米之间。费尔干纳盆地现今分属三国,古代的费尔干纳盆地则属于大宛【1】(图二)。中国古代文献关于大宛的记载颇多。最早可以追溯至《史记•大宛列传》,其中称:“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

图二 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图

  本次调查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州(Osh)境内,奥什地区是费尔干纳盆地东侧的咽喉,掌握着从天山向西的丝路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繁盛之地。由奥什向北可以通往南哈萨克斯坦、七河流域,向西是广阔的费尔干纳盆地,向南翻越群山便可进入帕米尔高原,通往中国(图三)。

图三 奥什地区遗址分布图

  1、苏莱曼山(Sulaiman-Too)遗址

  苏莱曼山遗址位于奥什市中心,被视为奥什的象征,它控制着古代丝路的交通要道(图四)。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莱曼山由五座山峰组成,山峰和山坡间散布无数的祈祷地点和古代岩画(图五)。整个遗址由山下的国家历史考古博物馆、半山的苏莱曼山博物馆、遍布山中的岩画和东部山头的巴布尔清真寺组成(图六)。在超过1500年间,被视为丝路旅行者、穆斯林和各个时期不同宗教信仰者的朝圣场所之一,是中亚地区圣山最完整的象征。

图四 苏莱曼山卫星图

图五 苏莱曼山航拍图

图六 苏莱曼山东部山峰上的巴布尔清真寺

  苏莱曼山的博物馆分为两部分,山下的国家历史考古博物馆建于1949年,是前苏联时期为了庆祝奥什建城三千年所修建(图七)。整个博物馆收藏了超过三万件文物和标本,展出整个吉尔吉斯南部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图八)。

图七 苏莱曼山国家历史考古博物馆

图八 参观博物馆

  其中所展示的吉尔吉斯南部巴特肯州的卡拉?布拉克墓地(Kara-Bulak)所出的众多遗物有着重要的意义,被认为可能是大宛文化的遗存。卡拉•布拉克墓地位于巴特肯以南16公里处,西天山北麓的山前冲积扇上。整片墓地墓葬数量超过900座,1954年由巴鲁兹金发掘了136座。从博物馆所展示的卡拉?布拉克墓地的墓葬从发掘所绘制的平剖面图来看,一般的形制是地面有封土,封土下为竖穴墓道,在墓道的一侧挖侧室,放置木制葬具和随葬品,再在墓道中填石。葬式为仰身直肢葬,个别女性腿部微屈(图九)。出土随葬品有陶器、木器、草编篓、武器、工具等、雕像、饰品、服饰等(图十)。由于气候原因,木制葬具、皮质和木制的随葬品、编制物都保存的较好,还出土了三具木乃伊。

图九 卡拉•布拉克墓地墓葬平剖面图

图十 卡拉•布拉克墓地墓葬出土遗物(左:女性墓,右:男性墓)

  另外一部分则是位于半山腰的苏莱曼山博物馆,建于1978年,在苏莱曼山的天然岩洞基础上建成(图十一)。展出与苏莱曼山有关的文物遗迹自然资源,也有一部分吉尔吉斯的民族服饰、民俗等展品(图十二)。

图十一 苏莱曼山博物馆鸟瞰

图十二 参观讨论

  苏莱曼山的岩画散布于五座山峰的山顶和山坡的岩石上,现在记录在案的共计101幅画面,有典型的大宛天马图案,也有羊、人物、日月、手印、脚印等其他图案,时代既有早期乌孙、塞人的岩画,也有晚期突厥、蒙古时期的岩画(图十三、十四)。

图十三 马主题的岩画

图十四 几何图案主题岩画

  在山间还分布有古老的礼拜场所和修行用的洞穴,以及两座16世纪的清真寺。散落在各个山峰和山坡的朝圣地点被朝圣者的足迹连接。对这座山的崇拜的实物遗存,既有晚期伊斯兰时期的,也有早期祆教流行时期的,山中的博物馆展示有相关祆教的遗物,包括圣火坛和纳骨瓮。

  2、阿里马赫山(Ayrymach-Too)岩画

  阿里马赫山(Ayrymach-too)山位于奥什西北约7公里处,北纬40°34'30.27",东经72°43'39.31"(图十五)。距离苏莱曼山遗址6.8公里(图十六)。在长约1公里的山顶岩石上有十几处岩画点及特殊的祭祀遗址(图十七、十八)。

图十五 阿里马赫山卫星图

图十六 阿里马赫山与苏莱曼山相对位置图

图十七 实地调查

图十八 阿里马赫山岩体

  阿里马赫山由四座山峰组成,1号山有有较早的乌孙、塞人的岩画,2号山以祭祀遗址为主,3号山的岩画以大宛天马为主,4号山则有较晚的突厥、蒙古时期的岩画。本次调查主要考察了2号与3号山头。3号山头的大宛天马岩画主要分为三层,超过30幅画面,最大的一幅高1.1米。除了天马的形象,还有鹿、羊、太阳、月亮、人物等其他画面(图十九-二十二)。

图十九 马主题的岩画

图二十 马主题的岩画

图二十一 马与羊主题的岩画

图二十二 马与鹿主题的岩画

  2号山头的祭祀遗址较为特殊,是两条由人工雕凿的,宽约10厘米左右条带,由细密的雕凿的小点构成,基本为东西向,长度目前可见的有十几米,从山脊向山坡两侧延伸(图二十三、二十四)。

图二十三 山岩上的祭祀遗迹

图二十四 祭祀遗迹细节

  3、乌兹根(Uzgen)遗址

  乌兹根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东部,古代大宛东部的中心。公元十世纪末,短暂作为喀喇汗汗国西半部的都城,西辽时期则是其国库所在,在蒙古西征和帖木儿时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中世纪的文献记载,乌兹根是穆斯林和游牧民(尚未皈依的异教徒)的分界线。

  乌兹根(Uzgen)遗址位于乌兹根市中心偏南,黑河(Karadarya)河的北岸台地上,北纬40°46'7.61",东经73°17'53.61"(图二十五)。城址由I—IV号四处高台区域组成(图二十六)。其中第三座高台上的城址修筑了坚实的防御工事,起着城堡的作用,现存的宣礼塔和三座陵园位于第四座高台上,为喀喇汗汗国时期所建筑(图二十七、二十八)。乌兹根遗址把守着亚西(Yassy)河河谷的入口,通过这里进入天山的古代丝路,向北通往伊塞克湖南岸,向东通往喀什。作为丝路上重要连接点,从古到今,这里都是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汇处(图二十九)。

图二十五 乌兹根遗址卫星图

图二十六 乌兹根遗址平面图

图二十七 乌兹根遗址IV号区卫星图

图二十八 乌兹根宣礼塔、陵墓航拍

图二十九 现场参观

  宣礼塔高24米,直径19米,与布拉纳的宣礼塔是仅存的两座喀喇汗汗国时期的宣礼塔,该塔的八面体塔基、塔的圆顶和塔身的砖雕十分繁复(图三十)。

图三十 乌兹根宣礼塔

  1988—1989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在宣礼塔和陵墓之间曾经有过一座大型建筑,可能是13世纪的经学院遗址(图三十一)。

图三十一 发掘现场遗迹介绍

  陵墓由三座砖砌建筑构成,最早的一座建于11世纪,上世纪20年代和70、80年代经过发掘和修复,通过其中的铭文了解到喀喇汗汗国在乌兹根的首领和军队领导也被葬在北部和南部的两座墓室中,他们生活在大约12世纪的中期(图三十二-三十五)。

图三十二 乌兹根遗址陵墓航拍

图三十三 陵墓与保护大棚

图三十四 陵墓保护前旧照

图三十五 陵墓内设置的小型陈列室

  外墙有传统伊斯兰风格称为库菲(Kufi)、纳斯赫(Naskh)、苏斯(Suls)和植物枝条的装饰(图三十六)。这一组建筑在宣礼塔和三座陵墓的建筑和装饰被认为是喀喇汗汗国时期的“建筑装饰品百科全书”,前蒙古时期建筑风格演化的典范。

图三十六 陵墓门楣上的装饰

  4、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遗址

  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遗址位于乌兹根市西北8公里,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村西2公里,亚兹(Yassy)河右岸台地上,北纬40°50'4.70",东经73°14'44.03"。遗址现在可以看到高出地面的城墙和高台遗址(图三十七)。

图三十七 肖罗巴沙特遗址航拍图

  肖罗巴沙特(Shorobashat)遗址是费尔干纳东部亚兹(Yassy)河流域目前发现早期最大的城址,修筑有坚固的防御性建筑工事,宽超过240米,长超过300米,面积超过7公顷(图三十八、三十九)。

图三十八 肖罗巴沙特遗址平面图

图三十九 肖罗巴沙特遗址的建筑及出土器物

  上世纪50年代进行过小规模的发掘,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北墙、西墙较直,现存高度在3米左右,东墙因为城堡的原因略有凸出,南墙曲折明显,东南城角隐约有一处小城的痕迹(图四十、四十一)。

图四十 肖罗巴沙特遗址高台遗址航拍

图四十一 城墙遗迹

  城址东部的城堡近似三角形,长约60米,宽约45米,残高5米左右。扎德涅普罗夫斯基(J.A. Zadneprovskiy)认为该遗址兴盛于公元前4—1世纪,很有可能是中国文献中所记载的郁城(图四十二-四十四)。

图四十二 遗址博物馆内景

图四十三 遗址出土陶器

图四十四 参观遗址小陈列室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求取天马,首次出兵“(贰师将军)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回军敦煌后整军再战,直取大宛王城,“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於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大军到达后,“围其城,攻之四十馀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大宛贵族震恐,杀其王与汉平,“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征战中,汉军又一只偏师折戟郁城,“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而轻之,责郁成。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终杀郁城王【2】。郁城虽破,但贰师城仍在,可能就是乌兹根遗址,但这一看法仍有很大争议【3】。

  5、四国联合考察活动座谈会

  在完成上述调查后,各国学者在奥什市举行了座谈会(图四十五)。

图四十五 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察活动座谈会

  座谈会首先由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历史与文化遗产中心的阿曼巴耶娃(Bakyt Amanbaeva)主任做汇报,她向大家系统的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各个时期各地的历史文化和考古遗存(图四十六)。

图四十六 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历史与文化遗产中心阿曼巴耶娃主任发言

  之后,各国学者畅所欲言,讨论了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费尔干纳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公众考古和各国合作等多方面问题。各国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的调查和交流能感受到未来中亚各国在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合作空间,中亚国家应努力摒弃历史遗留问题所产生的隔阂,加强合作交流。

  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研究员代表故宫博物院发言(图四十七)。

图四十七 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研究馆员发言

  他首先表达对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邀请故宫博物院同仁参与这次考古调查和交流活动表示感谢。他深情的回忆到他于1989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中国段打前站选遗址点时,曾来到吉尔吉斯边境,“听说那边有美丽的伊赛克湖,能通往传说中的费尔干纳盆地”,但是却无法前往。今日才知道,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吉尔吉斯科学院的考古学家阿曼巴耶娃也是当年负责吉尔吉斯段选点的。30年后,双方终于站到了一起,共商费尔干纳的联合考古工作。因此他非常支持和期望能与各国考古学家共同开展费尔干纳地区的联合考古工作,并希望未来在费尔干纳盆地的考古成果乃至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考古成果同样可以来到故宫博物院展出。故宫博物院在考古发掘和遗产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希望能够和吉尔吉斯及中亚各国的文博考古工作者一道携手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余太山:《塞种史研究》,第113-148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第5页,商务印书馆,2013年;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第103-104、226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2】[汉]司马迁:《史记》,第3175-31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余太山:《塞种史研究》,第113-1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执笔:吴伟、赵兆   拍照:吴伟、赵兆   制图:赵兆

责编:韩翰

作者:吴伟、赵兆

文章出处:“故宫考古”微信号

费尔干纳——名符其实的乌兹别克斯坦明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费尔干纳——名符其实的乌兹别克斯坦明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EnglishFrançaisEspañolРусскийعربي网站无障碍

首页

外交部

主要职责

主要官员

组织机构

驻港、澳公署

外交部长

部长致辞

部长简历

部长活动

讲话全文

图片视频

部长足迹

外交动态

外事日程

部领导活动

业务动态

发言人表态

吹风会

大使任免

驻外报道

政策解读

驻外机构

驻外使馆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驻外总领馆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驻外团、处

常驻联合国代表团

驻欧盟使团

驻东盟使团

驻非盟使团

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

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

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代表处

常驻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处

中国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

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

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团

国家和组织

国家(地区)

国际和地区组织

资料

声明公报

条约文件

中国外交历程

中国外交人物

外交史上的今天

领事常识

礼宾知识

建交国家一览表

专题

政府信息公开

两微一端

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费尔干纳——名符其实的乌兹别克斯坦明珠

——陪同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姜岩参访费尔干纳州侧记

来源: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

(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供稿)

(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供稿)

   2018-11-08 13:41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群山之中的葡萄园、汗血宝马的故乡……怀着这些曾经的印象,我们于2018年10月30日踏上了去费尔干纳的火车。深秋的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没有了夏阳炙烤,反倒彤云密布。虽略有些冷,却是一年中难得的细雨纷纷。两天行程下来,对费尔干纳印象极为深刻。

一、两个“明珠”

  自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向东南约60公里,从安格连市开始就进入了天山山系西端。从地形上看,恰特卡尔、库拉马两个山脉将安格连这个乌东南部较大的城市与费尔干纳盆地隔开。盆地整体恰似一个簸箕,仅在西南方沿浩罕-胡占德一线,在塔吉克斯坦境内开了个窄窄的口子。2016年以前,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其他部分仅有公路直接相通,连接费尔干纳与塔什干的铁路要绕道塔,而且已中断多年。习近平主席2016年对乌进行国事访问时,与时任乌总统卡里莫夫共同见证了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开通,费尔干纳盆地与塔什干州之间的 “天堑”千百年来首次真正变通途,这条隧道对乌方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由此似乎不难理解为何火车经过隧道时要关闭全部车窗遮帘,列车员还要往来巡查——这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国家战略项目!

  我们乘坐的060F列车当然也经过这唯一的铁路隧道。自塔什干至毗邻费尔干纳市的马尔吉兰市有近5个小时车程,绝大多数时间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满眼山石漫漫、蓬草戚戚,一派荒凉景象。一过安格连—帕普隧道,海拔明显下降,出山区到帕普市后,景色立刻变得迥然不同,大小沟渠密集,农田阡陌纵横,小城镇和乡村的家家户户掩映在大片葡萄架之中。费尔干纳盆地的丰饶尽收眼底。

  费尔干纳州是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盆地中的三个州之一,占地6800平方公里。与乌其他大部分地区干旱少水不同,中亚两大干流之一的锡尔河穿费尔干纳州而过,伊斯法尔、索赫、沙希马尔丹等多条更小的河流自盆地南侧的阿莱山脉流下,为费尔干纳州带来丰沛的水源。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一直人气兴旺。据地方志博物馆信息,费尔干纳地区50多万年前即开始有人聚居。目前该州人口360多万,在全国14个行政主体中仅次于撒马尔罕, 居第二位。我们接触的当地朋友都为费尔干纳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自豪,反复地说费尔干纳州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明珠”。无独有偶,费尔干纳市也有个动听的别名——“东方明珠”。

二、有文化的人们

  费尔干纳州的州府在费尔干纳市,但马尔吉兰市的历史更为悠久,据考证建市已有2000多年。马尔吉兰意为“绿色之地”,自古以来是远近闻名的丝绸生产中心。直到今天,马尔吉兰人还以生产传统丝绸而自豪。

  在马尔吉兰“丝绸艺术作坊”,我们亲眼目睹了按传统方法生产丝绸的全过程。从开水煮茧、制丝,到花样设计、染色,再到纺绸、织毯,全部工艺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参与。看着丝绸在织布机“喀哒、喀哒”的声音中缓缓流淌成形,听着地毯女工浅浅地交谈微笑,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厚重感油然而生!或许在工业化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丝绸艺术作坊”存在的全部意义即在于此。用作坊经理的话说——“用机器,就没意思了!”

  保持传统是一种值得敬佩的执着,同时也少不了坚持的辛酸。作坊的所有设施都比较陈旧,设计花样的房间地板斑驳、窗户简陋,上色车间泥水遍地,女工所用的织丝机器不少已损坏。但传统手艺人的责任心和绝活丝毫没有褪色,这里的产品像千年前一样仍然称得上精品。无论是丝绸还是地毯,最后一道工序——手工纺织的进度是以每天几厘米计的作坊经理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正在编织的地毯,花样系按照某个国家出土的古代地毯1: 1复制,订货人货比三家后选定马尔吉兰“丝绸艺术作坊”,就是信得过这里的水平。一分钱一分货,精品当然价格也不菲,作坊商店里一块儿大约1.2*1米的地毯就要3000美元。希望作坊生意兴隆,不断改善自身条件,坚持和发展下去。

三、强烈的合作愿望

  费尔干纳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是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大宛。《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在公元前132-126年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回国后向汉武帝报告“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谈到了当地的农耕和酿酒文化,更将后世名满天下的汗血宝马介绍到了中国。在费尔干纳地方志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一些外圆内方的古钱币,文字斑驳不可辨识,但形制确是中国古钱无疑。它们与陈列的很多出土瓷器一道,述说着当年费尔干纳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密切。

  时至今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扩大对外开放的潮流下,费尔干纳对华合作又结出了新成果。该州已有50多家中资企业,涉及纺织、陶瓷、制砖等各个领域,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州从上到下对华合作的热情还在继续高涨。加尼耶夫州长在同姜岩大使的会见中,高度评价中乌关系发展以及两国元首青岛会晤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深化对华合作的心态溢于言表。双方一致表示,地方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共同努力深挖该州对华合作潜力,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实际成果。

  费尔干纳州副州长阿卜杜拉耶夫、州投资局局长、费尔干纳市副市长、马尔吉兰市副市长等介绍了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及下一步规划,期盼吸引更多中方企业前来投资。今年7月,该州代表分别访问了北京、湖北、山东等地,据称达成5亿美元的合作意向,尤以访问湖北成果最为丰富。费尔干纳州近期将派专人赴华,与乌驻华使馆和湖北省方面密切配合,推动有关合作成果落地生根。

  在费尔干纳记者协会,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姜岩与协会主席阿比多夫和30多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记者见面。阿比多夫说,对华合作是该州媒体国际合作的优先方向,协会同中国中央电视台及山东、山西等省媒体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下一步将继续努力扩大对华合作,通过出版书籍、加强报道等方式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记者们还畅谈了到中国参加媒体培训、交流等活动的体会,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到中国去。

  费尔干纳大学副校长乌里诺夫向姜岩大使展示了校史馆,介绍了学校学科设置、国际合作等情况。双方商定,将充分发挥大学在乌兹别克语、数学物理、生物、畜牧等专业的优势,在语言教学、教师互换、联合研究等方面探讨与中国大学开展合作。

  乌方加强合作的良好意愿,还反映在我们受到的热情接待当中。在出发前,我们自己订好了宾馆和餐厅,但在抵达后州长本人强烈要求我们住在州接待宫——一处位于费尔干纳市南25公里、靠近乌与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清幽所在。州政府还专门派了车队,全力配合日程各个环节。州接待宫布置了习近平主席和米尔济约耶夫总统的巨幅照片,州政府、大学、博物馆、火车站都写着“费尔干纳欢迎您”甚至是中文的“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祝愿友谊地久天长”等热情话语,充分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更折射出他们深化中乌两国人民友谊、加强对华合作的强烈愿望。

  我们通过此次费尔干纳之行深深感到,中乌两国人民之间的尊重和友好是相互的、基础是牢固的。祝愿中乌友谊天长地久!

附件

相关新闻

推荐给朋友

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 邮编:100701 电话:+86-10-65961114网站标识码:bm02000004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版权所有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 邮编:100701电话:+86-10-65961114 网站标识码:bm02000004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14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远景浅析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远景浅析

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和伦理投稿指南订阅指南过刊浏览OA政策联系我们English

地质学报

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远景浅析

李春麟1,2机 构: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 2.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 ×,张凯逊1,3机 构: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 ×,郭振华4机 构:4. 北京新兴华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中国 ×,韩淑琴1,3机 构: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 ×,Bakhtier NURTAEV5机 构:5. 乌兹别克斯坦地质与矿产资源国家委员会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什干, 100041 ,乌兹别克斯坦 ×,Pulatjon SULTONOV6机 构:6. 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地质与地球信息系统学院,塔什干, 100174 ,乌兹别克斯坦×,Shukhrat SHUKUROV5机 构:5. 乌兹别克斯坦地质与矿产资源国家委员会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什干, 100041 ,乌兹别克斯坦 ×,陶涛1机 构: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

2.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

4. 北京新兴华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中国;

5. 乌兹别克斯坦地质与矿产资源国家委员会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什干, 100041 ,乌兹别克斯坦;

6. 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地质与地球信息系统学院,塔什干, 100174 ,乌兹别克斯坦;

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prospect in the Fergana basin, Central Asia

LI Chunlin1,2Affiliation: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Paleomagnetism and Tectonic Reconstruct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Beijing 100081 , China ×,ZHANG Kaixun1,3Affiliation: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Geomechanics,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81 , China ×,GUO Zhenhua4Affiliation:4. Beijing Xinxinghua'a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71 , China ×,HAN Shuqin1,3Affiliation: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Geomechanics,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81 , China ×,Bakhtier NURTAEV5Affiliation:5.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State Committee on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Uzbekistan, Tashkent 100041 , Uzbekistan ×,Pulatjon SULTONOV6Affiliation:6. Geology and Geoinformation System Faculty,National University of Uzbekistan, Tashkent 100174 , Uzbekistan×,Shukhrat SHUKUROV5Affiliation:5.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State Committee on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Uzbekistan, Tashkent 100041 , Uzbekistan ×,TAO Tao1Affiliation: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 China ×

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Paleomagnetism and Tectonic Reconstruct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Beijing 100081 ,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Geomechanics,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81 , China;

4. Beijing Xinxinghua'a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71 , China;

5.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State Committee on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Uzbekistan, Tashkent 100041 , Uzbekistan;

6. Geology and Geoinformation System Faculty,National University of Uzbekistan, Tashkent 100174 , Uzbekistan;

作者简介:

李春麟,男,1983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E-mail:geolcl@163.com。

通讯作者:

张凯逊,男,1985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全球油气资源评价及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zhangkaixun@126.com。

DOI: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3305

全文

评论参考文献

出版信息

参考文献

Alexeiev D V, Biske Y S, Djenchuraeva, Kröner A, Getman O F. 2019. Late Carboniferous (Kasimovian) closure of the South Tianshan Ocean: no Triassic subduct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73: 54~60.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Bande A, Radjabov S, Sobel E R, Sim T. 2015. Cenozoic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tectonic control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Fergana Basin. In: Brunet M F, McCann T, Sobel E R, eds.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Central Asian Basins and the Western Tien Shan Rang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427: 313~335.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Cao Yong, Sun Zhiming, Li Haibing, Pei Junling, Liu Dongliang, Zhang Lei, Ye Xiaozhou, Zheng Yong, He Xiangli, Ge Chenglong, Wan Jiang. 2019. New paleomagnetic results from Middle Jurassic limestones of the Qiangtang terrane, Tibet: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Bangong-Nujiang Ocean. Tectonics, 38: 215~232.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Che Zicheng, Luo Jinhai, Liu Liang. 1997. The basic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tic analyses of oil- and gas-bearing basins in Central Asia and northwestern China. Acta Geoscientia Sinica, 18(2): 113~1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Chen Qiang, Jin Qinghuan.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Fergana basin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34(7): 9~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Dolgopolova A, Seltmann R, Konopelko D, Biske Y S, Shatov V, Armstrong R, Belousova E, Pankhurst R, Koneev R, Divaev F. 2017.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Tien Shan, Uzbekistan: Insights from U-Pb SHRIMP geochronology and Sr-Nd-Pb-Hf isotope mapping of granitoids. Gondwana Research, 47: 76~109.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Feng Yangwei, Ren Yan, Qu Hongjun, Wang Yun, Jiang Ting. 2021. Permi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factors in the Jimunai-Zaysan basin, China-Kazakhstan border. Acta Geologica Sinica, 95(6): 1935~19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Gao Bo, Long Shengxiang, Liu Bin. 2007. Analogy analysis on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land basins between wester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Natural Gas Geoscience, 18(2): 187~22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George A D, Marshallsea S J, Wyrwoll K H, Chen Jie, Lu Yanchou. 2001. Miocene cooling in the northern Qilian Sha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revealed by apatite fission-track and vitrinite-reflectance analysis. Geology, 29(10): 939~942.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Han Fengbin, Chen Zhengle, Han Shuqin, Wang Zongxiu, Zhang Kaixun, Xiao Weifeng, Takenov N, Halilov Z. Li Chunlin, Yu Xinqi, Liu Xiu. 2017. New understanding of Uranium deposit genesis in Mayly-Szi region on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Cenozoic large-scale hydrocarbon escape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Geology in China, 44(4): 810~8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He Dengfa, Zhang Lei, Wu Songtao, Li Di, Zhen Yu. 2018. Tectonic evolution stages and features of the Junggar basin. Oil &Gas Geology, 39(5): 845~86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Hecker R T, Ossipova A I, Belskaya T N. 1963. Fergana gulf of Paleogene sea of Central Asia, its history, sediments, fauna and flora, their environment and evolution. AAPG Bulletin, 47(4): 617~63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Hou Ping, Tian Zuoji, Zheng Junzhang, Wang Zhaoping, Wu Yiping. 2014.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sedimentary basins of central Asia region. Earth Science Frontier, 21(3): 56~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Huang Haiping, Fu Heng. 2008. Petroleum geology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in the Zhezkazgan region of the Chu-Sarysu Basin, Kazakhsta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28(2): 20~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Ismail S A, Koshnaw R I, Barber D E, Humadi H A, Stockli D F. 2020. Generation and exhumation of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the Penjween ophiolite complex, NW Zagros of the Kurdistan region of Iraq: Implications for the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Arabian-Eurasian collision zone. Lithos, 376~377: 105714.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Ji Changjun, Wu Zhenhan, Liu Zhiwei, Zhao Zhen. 2019.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rust nappes in the Qiangtang basin and hydrocarbon resources effect.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6(S1): 66~7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Jiang Shengling, Li Bo, Zhang Jinchuan. 2015. Potential of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of Fergana basin.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29(4): 47~5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Klett T R, Ulmishek G K, Wandrey C J, Agena, W F, U. S. Geological Survey-Afghanistan Ministry of Mines and Industry Joint Oil and Gas Resource Assessment Team. 2016. 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 of Northern Afghanistan. U. 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2006-1253, Version 1. 0.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Konopelko D, Wilde S A, Seltmann R, Romer R L, Biske Y S. 2018. Early Permian intrusions of the Alai Range: Understanding tectonic setting of Hercynian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in the South Tien Shan, Kyrgyzstan. Lithos, 302-303: 405~420.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Lei Jianshe. 2011. Seismic tomographic imaging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under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Tien Shan orogenic be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6: B09305.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Li Yuwen, Yu Chaofeng, Xiong Shaoyun, Chen Nenggui, Qu Jianhua. 2011. Petroleum ge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Carboniferous rocks in Ili basin. 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16(3): 30~3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Liu Chuanpeng, Lin Chengyan, Zhao Yuhua, Zhang Jiaodong. 2008. Oil and gas potential and new exploration targets in Ferganskaya Dolina.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28(1): 96~10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Liu Zhen, Wang Peng, Zhang Hongmei, Liang Quansheng, Cang Hui, Liu Ying. 2016.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ergana basin and its controlling effect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37(1): 120~1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Molnar P, Stock J M. 2009. Slowing of India's convergence with Eurasia since 20 M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ibetan mantle dynamics. Tectonics, 28: TC300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Nurtaev B, Kharin V, Mccann T, Valdivia-Manchego M. 2013. The North Nuratau fault zone, Uzbekistan-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a Palaeozoic suture zone. Journal of Geodynamics, 64: 1~14.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Pan Shubiao, Liao Yuhong, Jiang Bin, Wan Zhixiong, Wang Fu. 2022. Impact of natural weathering on source rocks: Organic and inorganic 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the Triassic Chang 7 outcrop profile in Tongchuan of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63(1): 104119.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Ritts B D, Yue Yongjun, Graham S A, Sobel E R, Abbink O A, Stockli D. 2008. From sea level to high elevation in 15 million years: Uplift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margin in the Altun Shan.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08(5): 657~678.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Shakerardakani F, Neubauer F, Masoudi F, Mehrabi B, Liu Xiaoming, Dong Yunpeng, Mohajjel M, Monfaredi B, Friedl G. 2015. Panafrican basement and Mesozoic gabbro in the Zagros orogenic belt in the Dorud-Azna region (NW Iran): Laser-ablation ICP-MS zircon ages and geochemistry. Tectonophysics, 647-648: 146~17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Taskyn A, Li Jianghai, Li Honglin, Li Weibo, Mao Xiang, Wang Honghao. 2014. 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basins in Central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Geoscience, 28(3): 573~58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Wang Xiaojun, Song Yong, Zheng Menglin, Ren Haijiao, Wu Haisheng, He Wenjun, Wang Tao, Wang Xiatian, Zhao Changyong, Guo Jianchen. 2021. Composite petroleum system and multi-stag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Junggar basin.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6(4): 29~4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Wang Zongxiu, Li Chunlin, Pak N, Yu Xinqi, Zhou Gaozhi, Xiao Weifeng, Han Shuqin, Halilov Z, Takenov N, Yan Xili. 2017. Tectonic division and Paleozoic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in Western Tianshan Orogen. Geology in China, 44(4): 623~6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Wu Fuyuan, Wan Bo, Zhao Liang, Xiao Wenjiao, Zhu Rixiang. 2020. Tethyan geodynamic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36(6): 1627~167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Xu Hong, Yang Yufeng. 2014. Ultra-deep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s in Fergana basin.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eriment, 36(4): 450~4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Ye Fawang, Wang Jiangang, Qiu Junting, Zhang Chuan, Yu Xinqi, Liu Xiu. 2020. Study on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oroganic carbon, soluble hydrocarbon, pyrolytic hydrocarbon content and spectral index in source rocks.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4): 1001~10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Yu Yixin, Yin Jinyin, Zheng Junzhang, Li Feng, Tao Chongzhi, Xu Xiaolong, Wu Hang. 2015. Division 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plays in the Amu Darya basin, Central As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42(6): 750~75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Yue Yongjun, Liou J G. 1999. Two-stage evolution model for the Altyn Tagh fault, China. Geology, 27(3): 227~230.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Zhang Kaixun, Han Shuqin, Wang Zongxiu, Tao Chongzhi, Han Fengbin, Li Chunlin, Li Xiaoshi, Halilov Z, Takenov N,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systems and resources potential in the Afghan-Tajik basin. Geology in China, 45(5): 920~93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Zhu Xiangfeng, Shen Chuanbo, Zhao Bin, Hu Shouzhi, Ge Xiang, Wang Liang. 2022. Multi-stag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ermian petroleum system in the Zaysan basin, NE Kazakhstan.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8: 10929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Zhu Yixiu, Liu Luofu, Lin, Changsong. 2005. Petroleum geology of Fergana basin in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41(1): 25~3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Zhu Yixiu, Liu Luofu. 2005.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and evolution in Fergana basin, Central Asia.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 92~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Zuo Guochao, Zhang Zuoheng, Wang Zhiliang, Liu Min, Wang Longsheng. 2008. Tectonic division, stratigraphic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Geological Reviews, 54(6): 731~7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Zuza A V, Yin A. 2017. Balkatach hypothesis: A new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Pacific, Tethyan, and Paleo-Asian oceanic domains. Geosphere, 13(5): doi: 10. 1130/GES01463. 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车自成, 罗金海, 刘良. 1997. 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基本类型及成因分析. 地球学报, 18(2): 113~12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陈强, 金庆焕. 2018.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海洋地质前沿, 34(7): 9~14.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冯杨伟, 任艳, 屈红军, 王云, 姜婷. 2021. 中哈边境吉木乃—斋桑盆地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地质学报, 95(6): 1935~1948.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高波, 龙胜祥, 刘彬. 2007. 中国西部与中亚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分析. 天然气地球科学, 18(2): 187~223.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韩凤彬, 陈正乐, 韩淑琴, 王宗秀, 张凯逊, 肖伟峰, Takenov N, Halilov Z. 李春麟, 余心起, 刘秀. 2017.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Mayly-Szi地区铀矿成因新认识: 新生代大规模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中国地质, 44(4): 810~81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何登发, 张磊, 吴松涛, 李涤, 甄宇. 2018.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9(5): 845~86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侯平, 田作基, 郑俊章, 王兆平, 吴义平. 2014. 中亚沉积盆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地学前缘, 21(3): 66~62.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黄海平, 傅恒. 2008.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热兹卡兹甘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8(2): 20~26.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季长军, 吴珍汉, 刘志伟, 赵珍. 2019. 羌塘盆地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资源效应. 地质力学学报, 25(S1): 66~7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姜生玲, 李博, 张金川. 2015.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4): 47~50.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李玉文, 余朝丰, 熊绍云, 陈能贵, 瞿建华. 2011. 伊犁盆地石炭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海相油气地质, 16(3): 30~37.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刘传鹏, 林承焰, 赵玉华, 张交东. 2008.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新领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8(1): 96~102.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刘阵, 王鹏, 张洪美, 梁全胜, 仓辉, 刘瑛. 2016. 费尔干纳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新疆石油地质, 37(1): 120~124.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塔斯肯, 李江海, 李洪林, 李维波, 毛翔, 王洪浩. 2014. 中亚与邻区盆地群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 现代地质, 28(3): 573~584.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王小军, 宋永, 郑孟林, 任海姣, 吴海生, 何文军, 王韬, 王霞田, 赵长永, 郭健辰. 2021. 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复式聚集成藏. 中国石油勘探, 26(4): 29~43.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王宗秀, 李春麟, Pak N, Ivleva E, 余心起, 周高志, 肖伟峰, 韩淑琴, Halilov Z, Takenov N, 鄢犀利. 2017. 西天山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及古生代洋陆转换过程. 中国地质, 44(4): 623~64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吴福元, 万博, 赵亮, 肖文交, 朱日祥. 2020.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岩石学报, 36(6): 1627~1674.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徐洪, 杨玉峰. 2014. 费尔干纳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系统. 石油实验地质, 36(4): 450~458.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叶发旺, 王建刚, 邱俊挺, 张川, 余心起, 刘秀. 2020. 烃源岩可溶烃、热解烃、总有机碳含量与光谱指数相关性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40(4): 1001~1006.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余一欣, 殷进垠, 郑俊章, 李锋, 陶崇智, 徐小龙, 吴航. 2015. 阿姆河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石油勘探与开发, 42(6): 750~756.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张凯逊, 韩淑琴, 王宗秀, 陶崇智, 韩凤彬, 李春麟, 李小诗, Halilov Z, Takenov N. 2018. 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资源潜力. 中国地质, 45(05): 920~930.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朱毅秀, 刘洛夫, 林畅松. 2005.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1): 25~31.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朱毅秀, 刘洛夫. 2005.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内蒙古石油化工, 2: 92~94. 查找原文

参考文献

左国朝, 张作衡, 王志良, 刘敏, 王龙生. 2008. 新疆西天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地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 地质论评, 54(6): 731~751. 查找原文

目录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关键词

Keywords

1 地质概况

2 构造变形特征

3 费尔干纳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4 费尔干纳盆地含油气系统

5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模式

6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远景

7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全的系数。本文以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构造变形的解析,发现盆缘发育典型的无序型逆冲断层。以此为基础,结合盆地的沉积环境更替,讨论了费尔干纳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形成于晚古生代,与石炭纪末期南天山洋的关闭有关。三叠纪至侏罗纪,费尔干纳盆地进入了陆内坳陷阶段,沉积了一套河湖相碎屑岩。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的早期,受中特提斯洋关闭的影响,费尔干纳盆地进入挤压阶段。白垩纪至古近纪,天山造山带以南地区受新特提斯洋扩张的影响,发生了区域性海侵事件,生物繁盛,沉积了优质的烃源岩。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随着阿拉伯地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新特提斯洋最终关闭,盆地再次进入挤压阶段。新近纪至第四纪时期,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陆相碎屑,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近系之上。受印度与欧亚大陆持续汇聚作用影响,费尔干纳盆地在第四纪进入了前陆盆地演化阶段。通过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南、北两侧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及构造演化的对比,发现费尔干纳盆地上古生界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我们的研究扩展了费尔干纳盆地的油气前景。

Abstract

Central Asia is rich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has great export potential. Strengthening energy cooperation with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can increase the coefficient of China's energy security. In this paper, the Fergana basin in Central Asia is take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typical out-of-sequence thrust faults are developed in the margin of the Fergana basin. Combined with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eplacement of the bas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Fergana basin since the Mesozoic is reconstructed. The basement of Fergana basin was formed in the Late Paleozoic,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losure of the Southern Tianshan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Carboniferous. From Triassic to Jurassic period, Fergana basin entered the intracontinental depression stage and deposited a set of fluvial and lacustrine clastic rocks.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period, due to the closure of the Meso-Tethys, the Fergana basin turned into the compression stage. From Cretaceous to Paleogene, influenced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Neo-Tethys Ocean, a regional transgression event occurred in the south of th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A large number of organisms developed, and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were deposited in the basin. With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Arabian block and Eurasia continent across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transition, the Neo-Tethys Ocean finally closed, and the Fergana basin entered the compressional stage again. From Neogene to Quaternary period, a huge thickness of continental clastic deposit was deposited in the basin, and angular unconformity between Paleogene and Neogene was developed in the basi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convergence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continents, the Fergana basin began the foreland basin evolution stage during the Quaternar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source-reservoir-cap rock assemblag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flanks of the South Tianshan Su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Upper Paleozoic of the Fergana basin has a good potential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Our research expands the prospects for oil and gas in the Fergana basin.

关键词

无序型逆冲断层

构造演化

石炭系—二叠系

油气前景

费尔干纳盆地

Keywords

Carboniferous-Permian

out-of-sequence thrust

tectonic evolution

oil and gas prospect

Fergana basin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会继续推进能源结构转型,油气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将持续攀升。与此同时,我国油气资源对外的依存度也会持续走高,加强海外油气资源的合作和供应,保障进口油气的运力是未来油气工作的重点。中亚地区毗邻我国的西部,油气储备丰富,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行政区划上属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共有。盆地北缘通过NE向北费尔干纳断裂与中天山相邻,盆地南缘通过近东西向南费尔干纳断裂与南天山相接,盆地东缘被NW向塔拉斯—费尔干纳右行走滑断裂限制,在平面上盆地呈现出一个向右打开的喇叭状(车自成等,1997)。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始于19世纪末,1880年在盆地西南缘的邵尔苏地区首先发现了古近系油藏,1904年在盆地内找到了第一个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奇米翁油田(朱毅秀和刘洛夫,2005; 陈强和金庆焕,2018)。截至目前,费尔干纳盆地的勘探结果揭示了盆地在中、新生界油气方面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朱毅秀等,200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同处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的含油气盆地(如斋桑盆地、伊犁盆地、楚萨雷苏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取得了诸多新发现(黄海平和傅恒,2008; 李玉文等,2011; 冯杨伟等,2021),这些含油气盆地同费尔干纳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否具有相似性?费尔干纳盆地上古生界是否具有油气潜力?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的联合资助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亚能源潜力评价研究团队同乌兹别克斯坦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开展了深入合作,本文以盆缘野外地质考察为手段,结合盆地内部沉积建造的特点,建立了费尔干纳盆地自形成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同时,对盆缘发育的上古生界泥岩、泥灰岩等进行了总有机碳测定,初步分析了费尔干纳盆地上古生界的油气前景。

1 地质概况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图1a),属天山造山带的西端。盆地东西长约270 km,南北最宽处位于凯尔本—卡达姆扎伊一线,约150 km,面积约38000 km2。晚古生代(石炭纪末期)随着南天山洋的最终闭合(Dolgopolova et al.,2017; Alexeiev et al.,2019),南天山地块与中天山地块发生碰撞,形成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中生代,盆地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作用(Hecker et al.,1963; 高波等,2007),沉积了大量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其中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最大厚度可达1.2 km。古近纪,盆地开始强烈的沉降,最大沉积厚度可达5 km(车自成等,1997)。新近纪早期,随着新特提斯洋的最终关闭,费尔干纳盆地受南北向的挤压作用,在盆地的边缘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致使盆地古生代基底逆冲在中、新生代地层之上(Bande et al.,2015)。受这次构造作用的影响,盆地内的构造格架以NEE向为主(图1b)。新近纪造山作用之后,盆地内沉积了厚度达6 km的碎屑岩和磨拉石建造(朱毅秀等,2005)。此外,费尔干纳盆地南、北缘出露的岩石地层单元具有显著的差异,盆地南缘主要为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和少量的晚古生代碎屑岩,而盆地北缘则主要以石炭纪—二叠纪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侵入杂岩为主(图1c)。

图1 费尔干纳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图(a); 费尔干纳盆地构造纲要图(b); 费尔干纳盆地地质简图(c)

Fig.1 Simplified tectonic 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Fergana basin (a) ; tectonic map of Fergana basin (b) ; geological map of Fergana basin (c)

2 构造变形特征

本文共观察了三条盆缘构造剖面。第一条为费尔干纳盆地北缘上古生界—新生界剖面。剖面位于纳曼干市西北部的瓦齐兹地区(图2a)。剖面北端下二叠统碎屑岩逆冲到上二叠统紫红色火山岩之上,二叠系与上覆白垩系呈不整合接触。由北向南,新生代地层产状逐渐变缓(图2b)。古近系顶部与新近系紫红色粉砂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3a)。作为费尔干纳盆地主力烃源岩的古近系海相泥岩、泥灰岩产状稳定,均以中等倾角倾向盆地内部(图3b),泥灰岩中发育大量生物化石(图3c)。古近系与白垩系连续沉积,白垩系为一套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碎屑岩沉积,白垩系上部含砾砂岩发育斜层理(图3d),下部砾石含量逐渐增加,底部砾岩中的砾石含量高、磨圆度好、分选程度高(图3e)。白垩系之下为晚二叠世紫红色火山岩,其与下二叠统土黄色碎屑岩呈断层接触,断层总体走向为NEE,断层面倾向NW(图3f)。

图2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瓦齐兹地区地质简图(a);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近南北向构造剖面图(b)

Fig.2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Varzyz area in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a) ; sub-S-N trending cross-section of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b)

图3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瓦齐兹地区野外照片

Fig.3 Representative photos of the Varzyz area in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a)—古近系与新近系不整合界面;(b)—古近系灰岩产状;(c)—古近系生物灰岩;(d)—白垩系顶部含砾砂岩中发育的斜层理;(e)—白垩系底部发育的砾岩;(f)—北费尔干纳断裂带(红色虚线)呈现出下二叠统逆冲到二叠纪火山岩之上(镜头向北)

(a) —angular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Paleogene grayish-white limestone and Neogene burgundy siltstone; (b) —Paleogene limestone; (c) —Paleogene biologic limestone; (d) —inclined bedding developed at the top of the Cretaceous strata; (e) —conglomer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Cretaceous strata; (f) —north Fergana fault zone (red dashed line) showing the Lower Permian strata overthrusting to the Permian volcanic rocks (camera facing north)

第二条剖面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北缘的马扎地区,距第一条剖面向西约20 km,该地区发育大量的石炭—二叠纪花岗岩,中、新生代地层与花岗岩均呈断层接触关系(图4)。出露的白垩系以砾岩和含砾砂岩为主,含砾砂岩中亦发育斜层理(图5a)。古近系以巨厚状灰白色生物灰岩为主,地层产状走向NE,倾向盆地内(图5b)。野外观察发现,古近系灰白色生物灰岩上覆为新近系薄层紫红色粉砂岩,二者的接触带中可见古近系灰岩碎块,并与紫红色粉砂岩混合,推测为断层接触(图5c)。新近系之上为石炭纪中粗粒花岗斑岩(图5d),二者亦为断层接触。据此认为石炭纪花岗斑岩、新近系紫红色粉砂岩和古近系生物灰岩共同组成了叠瓦式逆冲断层。根据野外构造剖面的特征,推测费尔干纳盆地北缘马扎地区中、新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期逆冲推覆事件,分别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古近纪—新近纪之交和第四纪(图6)。三期逆冲推覆的方向可能一致,属于典型的无序逆冲构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处于费尔干纳盆地北缘、且相距约20 km的马扎和瓦齐兹地区发育相同的中、新生代地层,但是它们在地表高程上却相差了近800 m,我们认为正是叠瓦式逆冲断层在纵向上的堆垛造成了地貌上的差异。

第三条剖面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南缘,为费尔干纳市西部的卡拉巴克地区。不同于费尔干纳盆地北缘,该地区中生代地层发育齐全,三叠系和侏罗系均有出露(图7a),可能与当时的沉积盆地中心位于盆地南缘有关。从地层的接触关系上看,三叠系不整合覆盖在前中生界之上(图7a,b)。野外考察发现,费尔干纳盆地南缘的古近系同样为一套含大量海相化石的泥灰岩夹泥岩,其上部与新近系紫红色粉砂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8a),这一特点与费尔干纳盆地北缘的特征一致。从构造变形的样式上看,三叠系—古近系均发生了褶皱作用,褶皱轴以近东西走向为主(图8b),与区域内逆冲断层的走向一致(图7a)。参考盆地北缘构造变形分析的结果,推测这期褶皱作用应发生在古近纪—新近纪之交。此外,此剖面还记录了二叠纪火山岩自南向北逆冲在侏罗系之上,又被白垩系覆盖(图7a),推测这期逆冲事件可能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

图4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马扎地区地质简图

Fig.4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Mazar area in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图5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马扎地区野外照片

Fig.5 Representative photos of the Mazar area in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a)—白垩系含砾砂岩中发育的斜层理;(b)—古近系灰白色生物灰岩;(c)—石炭纪花岗斑岩和新近系粉砂岩逆冲在古近系灰岩之上,构成叠瓦式逆冲断层(镜头向北);(d)—石炭纪花岗斑岩

(a) —inclined bedding developed in the Cretaceous conglomerate; (b) —Paleogene limestone; (c) —Carboniferous granite porphyry and Neogene burgundy siltstone overthrusting to the Paleogene grayish-white limestone, forming an imbricated thrusting (camera facing north) ; (d) —Carboniferous granite porphyry

近年来,费尔干纳盆地在深部探测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Lei Jianshe,2011)。其中,二维地震解译方面揭示了费尔干纳盆地三叠纪—古近纪地层是连续沉积的,其中三叠纪—白垩纪地层的沉积中心位于盆地的南部,而古近纪,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发生了迁移(Bande et al.,2015)。此外,地震解译还揭示了费尔干纳盆地新生代发育生长地层,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变形是从南、北两侧逐渐向盆地中央扩展的,盆地南、北缘构造带的古生界基底均以叠瓦扇的样式向盆内逆冲(Bande et al.,2015)。盆地边缘深部的构造样式与我们野外的构造观测基本一致。

3 费尔干纳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费尔干纳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前人进行过总结,但绝大多数是从盆地的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控制的角度出发的(朱毅秀和刘洛夫,2005; 徐洪和杨玉峰,2014; 刘阵等,2016),缺少盆地野外的地质证据。本文正是在基于野外地质考察的背景下,结合盆地沉积环境的更替及盆地深部资料,构建了费尔干纳盆地自形成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

费尔干纳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三大阶段,分别为:前三叠纪盆地基底演化阶段、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盆地裂陷—坳陷阶段和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阶段。

图6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马扎地区无序逆冲断层形成模式图

Fig.6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of-sequence thrust faults in the Mazar area, northern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a)—侏罗纪,盆地北缘沉积地层覆盖在晚古生代花岗岩之上,虚线断层代表了即将形成的逆冲断层;(b)—侏罗纪与白垩纪之交的造山作用(第一次挤压)造成了石炭纪花岗岩和二叠纪花岗岩分别逆冲到二叠纪花岗岩和侏罗系之上;(c)—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的造山事件(第二次挤压)造成了石炭纪花岗岩和白垩系分别逆冲在古近系和二叠纪花岗岩之上;(d)—第四纪,盆地北缘经历了第三次挤压事件,最终形成了无序逆冲断层

(a) —the Late Paleozoic granites were overlaid with the Jurassic strata, the dotted line faults represent the future thrust faults; (b) —the orogeny at the boundary of th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the first compression) caused the Carboniferous granites and the Permian granites to thrust to the NW upon the Permian granites and the Jurassic strata, respectively; (c) —the orogeny at the boundary of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the second compression) caused the Carboniferous granites and Cretaceous strata to thrust to the NW upon the Paleogene strata and Permian granites, respectively; (d) —during the Quaternary,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Fergana basin experienced the third compressional event, and finally formed the out-of-sequence thrust faults

前三叠纪盆地基底演化阶段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控制。新元古代,随着罗迪尼亚超大陆开始裂解,在华北—塔里木—卡拉库姆—波罗地陆块群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陆块群之间形成了古亚洲洋(Zuza et al.,2017)。古亚洲洋在寒武纪—中奥陶世沉积了一套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的建造(左国朝等,2008)。晚奥陶世—泥盆纪,古亚洲洋逐渐演化成一个多岛洋盆,并开始向塔里木—卡拉库姆陆块之下俯冲,沿着现今突厥斯坦—阿赖山—科克萨利—哈尔克山—额尔宾山一线形成一条上千千米长的岛弧岩浆岩带(王宗秀等,2017)。到了晚石炭世,哈萨克斯坦陆块与塔里木—卡拉库姆陆块发生碰撞,作为古亚洲洋西南缘一部分的南天山洋最终闭合(Nurtaev et al.,2013; Alexeiev et al.,2019),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雏形形成。早二叠世时期(290~280 Ma),大量的过铝质、碱性岩浆作用沿着南天山板块缝合带侵位,标志着天山造山带进入了后碰撞阶段(Konopelko et al.,2018)。

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盆地裂陷—坳陷阶段分别受古、中、新特提斯洋的演化所控制。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古特提斯洋是一个被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围限的残留洋,海水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才全部退出(吴福元等,2020),费尔干纳盆地此时内部发育箕状地堑沉积(刘阵等,2016)。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期间,费尔干纳盆地进一步拉张,沉积了一套较厚的湖相、沼泽相泥岩和煤系地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中特提斯洋闭合(Cao Yong et al.,2019),费尔干纳盆地进入了构造抬升期,上侏罗统底部发育砂砾岩,下白垩统底部在靠近造山带一侧发育陆相磨拉石沉积,盆地内部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不同程度的剥蚀。晚白垩世—古近纪,新特提斯洋不断扩张,费尔干纳盆地开始持续沉降,盆地内沉积了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随着南部中伊朗地块与阿拉伯地块沿着扎格罗斯造山带碰撞拼合,新特提斯洋最终关闭(Shakerardakani et al.,2015; Ismail et al.,2020)。费尔干纳盆地进入挤压阶段,中生界—古近系发生褶皱,古生界基底逆冲至中、新生界之上。

图7 费尔干纳盆地南缘卡拉巴克地区地质简图(a); 费尔干纳盆地南缘NNW—SSE向构造剖面(b)

Fig.7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Kara-Bak area in the sou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a) ; NNW-SSE trending cross-section of the sou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b)

图8 费尔干纳盆地南缘Kara-Bak地区野外照片

Fig.8 Representative photos of the Kara-Bak area in the sou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a)—古近系与新近系角度不整合;(b)—古近纪地层中发育的向斜

(a) —angular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strata; (b) —syncline developed in the Paleogene strata

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阶段主要受控于印度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持续汇聚作用。进入新近纪,欧亚大陆在印度大陆持续的挤压作用下,青藏高原(包括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开始全面的隆升(Yue Yongjun and Liou,1999; George et al.,2001; Ritts et al.,2008; Molnar and Stock,2009)。费尔干纳盆地南、北缘发生大规模逆冲作用,盆缘发育典型的无序型逆冲断层。与此同时,造山带的快速隆升造成费尔干纳盆地内沉积了厚达6000米的磨拉石建造(朱毅秀等,2005),并造成了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关于费尔干纳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可详见图9。

4 费尔干纳盆地含油气系统

依据现今的勘探结果,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发育两套大的含油气系统,分别为:侏罗系—白垩系含油气系统和古近系—新近系含油气系统。

侏罗系—白垩系含油气系统主要以含气为主,烃源岩以中、下侏罗统湖相、沼泽相泥页岩为主,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46%,有机质属腐殖型,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部,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氯仿沥青增高,腐殖质含量减小。上白垩统浅海相泥岩也形成了部分油气,有机碳含量介于0.26%~0.3%之间,有机质类型属腐泥—腐殖型。该套含油气系统的储层包括了中、上侏罗统砂岩和白垩系砂岩及灰岩。中、上侏罗统砂岩总厚度约230 m,有效厚度介于80~110 m,孔隙度为16%~22%,渗透率0.3×10-3~305×10-3 μm2(朱毅秀等,2005)。白垩系储层主要为砂岩,局部为灰岩,总厚度约300 m,有效厚度为150~180 m,的孔隙度变化较大,最低为6%,最高可达35%,渗透率自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逐渐增大,介于10.3×10-3~5403×10-3 μm2之间(朱毅秀等,2005)。盖层主要由古新世—始新世泥岩、膏岩层构成的区域性盖层组成。

古近系—新近系含油气系统以油藏为主,烃源岩以下始新统海相泥岩、泥灰岩为主,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为0.4%~0.8%,平均0.59%,有机质属腐泥型。值得注意的是,费尔干纳盆地内大部分油源均来自于下始新统Suzak组。Suzak组烃源岩生烃和运移始于中新世的中晚期,新近纪磨拉石快速堆积导致了烃源岩成熟度不断增加。到了早上新世,烃源岩达到生油高峰,生成的油气从古近纪烃源岩垂向和侧向运移至古近系和新近系背斜圈闭中聚集成藏(Klett et al.,2016)。该套油气系统的储层主要为古近系砂岩,总厚度约85~200 m。储层有效厚度从盆缘到中心逐渐增厚,介于40~76 m。储层的孔隙度为10%~30%,渗透率0~611.6×10-3 μm2(朱毅秀等,2005)。该套储层集中了盆地内主要的石油可采储量,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新近系陆相砂砾岩及粗粒砂岩亦是储层,厚度最高可达150 m,储集物性差异大,孔隙度为4%~30%,渗透率61×10-3~305×10-3 μm2(朱毅秀等,2005)。盖层为中新统—上新统的局部或区域性盖层,岩性以泥岩和膏岩层为主。

5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模式

通过对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盆地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认为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背斜构造型、断裂—背斜复合型和岩性/地层遮挡型。新生代时期,在印度与欧亚大陆持续汇聚的背景下,构造应力驱动油气发生大规模运移,分别在盆地内部的背斜核部(如明布拉克油田)、盆地南北缘逆冲断层下盘地层弯曲的部位(如帕尔万塔什油田、康塞什油田)以及盆内古近系与新近系角度不整合面之下(如安集延油田)发生聚集,分别形成了背斜构造型、断裂—背斜复合型和岩性/地层遮挡型油气成藏模式(图10)。新生代强烈的挤压作用造成费尔干纳盆地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逆冲断层,逆冲断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油气藏,但是在烃源岩二次生烃及构造圈闭的过程中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季长军等,2019)。

图9 费尔干纳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及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图

Fig.9 Late Paleozoic-Cenozoic stratigraphic columnar section and Meso-and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Fergana basin

6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远景

前人对中亚地区诸多含油气盆地进行过油气资源潜力评价,评价结果认为中亚大区待发现的油气资源量巨大(侯平等,2014)。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费尔干纳盆地总的资源量为30多亿吨,全部为中、新生代烃源岩。但从目前油气资源的发现来看,古近系油气发现率为2.5%,中生界油气发现率为5.6%,探明率均极低(刘传鹏等,2008)。韩凤彬等(2017)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新生代构造运动造成盆地内油气大规模逸散。结合费尔干纳盆地的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模式,认为新生代造山作用对盆地油气的逸散作用可能仅仅体现在盆地边缘(断-背复合型被破坏),而盆内(岩性/地层遮挡型)仍然保存着大量的油气资源。盆地内部发育的新生代构造(背斜构造型)可能更有利于油气的二次成藏。此外,苏联解体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对费尔干纳盆地的勘探投入一直不高,仅有个别国外油气公司注入资金。因此,费尔干纳盆地的低勘探现状也是造成油气发现率极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图10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模式(据陈强和金庆焕,2018修改)

Fig.10 Conceptual model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Fergana Basin (modified by Chen Qiang and Jin Qinghuan, 2018)

天山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发育了多个含油气盆地。通过对比它们的生储盖组合,发现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北侧的盆地群以发育上古生界烃源岩为主。随着与南天山板块缝合带的逐渐拉近,盆地内逐渐出现了中、新生代的烃源岩。如准噶尔盆地发育的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及古近系烃源岩(图11)。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南侧的盆地群以发育中、新生界烃源岩为主,古生界情况受勘探程度的制约,目前还不清楚。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南侧盆地群中、新生界油气资源较北侧盆地群具有优势的原因主要与晚白垩世—古近纪天山南部的新特提斯洋不断扩张有关。

另外,费尔干纳盆地古生界是否具有油气潜力一直以来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姜生玲等(2015)曾报道过费尔干纳盆地周缘多条古生界剖面发育液态油、石蜡以及沥青,认为古生界可能存在巨大潜力。从沉积环境的演化角度出发,费尔干纳盆地周缘除了发育石炭纪火山岩和二叠纪花岗岩外,还发育有河流相、湖相和沼泽相的泥页岩、砂岩及含煤地层,有机质含量丰富,生气生油的条件较为优越。本文对费尔干纳周缘发育的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进行了考察,发现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发育非常好的黑色泥岩(图12a),在盆地的东北缘,下石炭统为中薄层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图12b),仅露头上的厚度就能达到20 m(图12c)。

对上述泥灰岩、页岩进行了可溶烃、热解烃纪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测定,测试工作是在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分析测试研究所进行的,热解分析依据GB T18602—2012执行,总有机碳分析依据GB T19145—2003执行。具体的分析流程见叶发旺等(2020)。测试结果显示,费尔干纳盆地周缘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的可溶烃含量集中在0.02~0.11 mg/g的范围,热解烃含量分布在0.02~0.15 mg/g的区间内,总有机碳含量集中在0.146%~0.401%范围内,平均为0.266%,整体不高(表1)。考虑到上古生界剥露时间长,风化作用容易造成挥发性烃类组分的散失。Pan Shubiao et al.(2022)研究了自然风化作用对近地表(2米以浅)的烃源岩的影响,发现随着风化作用的增强,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明显减小,其中总有机碳损失了41%,生烃潜力(S1+S2)则损失了63%。因此,本次测试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测试结果可能会偏低。上古生界泥灰岩、页岩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明显低于侏罗系和下始新统烃源岩平均值(分别为0.46%和0.59%),但与上白垩统浅海相泥岩、泥灰岩的有机碳质量分数(0.26%~0.3%)相当。结合前人在盆地周缘发现的古生界液态油、石蜡以及沥青等事实,我们推断费尔干纳盆地上古生界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图11 费尔干纳盆地周缘重要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对比图(资料据:高波等,2007; 黄海平和傅恒,2008; 余一欣等,2015; 张凯逊等,2018; 冯杨伟等,2021; 王小军等,2021; Zhu Xiangfeng et al.,2022)

Fig.11 Comparison chart of source-reservoir-cap-rock combinations in these oil-and gas-bearing basins around Fergana basin (data from Gao Bo et al., 2007; Huang Haiping and Fu Heng, 2008; Yu Yixin et al., 2015; Zhang Kaixun et al., 2018; Feng Yangwei et al., 2021; Wang Xiaojun et al., 2021; Zhu Xiangfeng et al., 2022)

图12 费尔干纳盆地周缘石炭系—二叠系泥页岩野外照片

Fig.12 Field photo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hale in the periphery of Fergana basin

(a)—二叠系黑色泥页岩;(b)—下石炭统泥灰岩夹层的黑色页岩;(c)—下石炭统黑色页岩露头

(a) —Permian black shale; (b) —lower Carboniferous black shale; (c) —lower Carboniferous black shale in outcrop

为了更进一步的探讨费尔干纳盆地上古生界油气远景,本文重新梳理了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南、北两侧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演化,发现中亚地区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演化分别与南天山洋、古特提斯洋、中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演化有关(图13)。中亚地区含油气盆地的基底均形成于晚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具有北老南新的特点。费尔干纳盆地与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北侧的盆地群具有相似的沉积演化过程。根据北侧准噶尔盆地、斋桑盆地及楚萨雷苏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成果,并参考本次研究的盆缘上古生界烃源岩的总有机碳测试结果,认为费尔干纳盆地上古生界油气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盆地基底形成以后,盆地群陆续进入了陆内裂陷—坳陷阶段。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北侧盆地群这一阶段一直延续至古近纪末,而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南侧盆地群仅延续至白垩纪初期。这一差异主要是受天山南部新特提斯洋扩张的影响。此外,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南侧的盆地群在白垩纪至古近纪普遍发育海侵事件。这次海侵作用形成了盆地主力的烃源岩,而这套烃源岩在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北侧的含油气盆地内是不发育的(图13)。新近纪之后,随着印度和欧亚大陆的持续汇聚作用,中亚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进入了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表1 费尔干纳盆地周缘石炭—二叠系泥页岩总有机碳测定结果(据叶发旺等,2020)

Table1 Results of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hale in the periphery of Fergana Basin (from Ye Fawang et al., 2020)

综上所述,费尔干纳盆地不仅在中、新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而且上古生界很可能具备发现大油田的可能。

7 结论

费尔干纳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前三叠纪盆地基底演化阶段、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盆地裂陷—坳陷阶段和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阶段。盆地基底形成于石炭纪末期,与南天山洋的关闭有关。三叠纪至侏罗纪,费尔干纳盆地进入了陆内坳陷阶段,沉积了一套河湖相碎屑岩。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早期,费尔干纳盆地进入挤压阶段。白垩纪至古近纪,受新特提斯洋扩张的影响,发生了区域性海侵事件,生物繁盛,沉积了优质的烃源岩。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随着新特提斯洋的关闭,盆地再次进入挤压阶段。新近纪至第四纪时期,受印度与欧亚大陆持续汇聚作用的影响,费尔干纳盆地进入了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盆内沉积了巨厚的陆相碎屑岩。

图13 费尔干纳盆地周缘重要含油气盆地形成与演化对比图(盆地演化资料据:黄海平和傅恒,2008; 塔斯肯等,2014; 余一欣等,2015; 何登发等,2018; 张凯逊等,2018; 冯杨伟等,2021)

Fig.13 Comparison chart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se oil-and gas-bearing basins around Fergana basin (basin data modified from HuangHaiping and Fu Heng, 2008; Taskyn et al., 2014; Yu Yixin et al., 2015; He Dengfa et al., 2018; Zhang Kaixun et al., 2018; Feng Yangwei et al., 2021)

通过费尔干纳盆地与周缘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和含油气系统的对比分析,认为费尔干纳盆地不仅在中、新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潜力,而且上古生界具有发现大型油田的可能。这一认识,扩展了费尔干纳盆地的油气远景。

致谢:感谢审稿人对本文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参加野外考察的人员还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地球物理勘探大队的Zailabidin Halilov,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工业委员会能源和表层土壤利用中心的Nurgazy Takenov,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余心起教授,刘秀博士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马寅生研究员、韩凤彬副研究员、张林炎高级工程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Alexeiev D V, Biske Y S, Djenchuraeva, Kröner A, Getman O F. 2019. Late Carboniferous (Kasimovian) closure of the South Tianshan Ocean: no Triassic subduct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73: 54~60.

Bande A, Radjabov S, Sobel E R, Sim T. 2015. Cenozoic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tectonic control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Fergana Basin. In: Brunet M F, McCann T, Sobel E R, eds.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Central Asian Basins and the Western Tien Shan Rang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427: 313~335.

Cao Yong, Sun Zhiming, Li Haibing, Pei Junling, Liu Dongliang, Zhang Lei, Ye Xiaozhou, Zheng Yong, He Xiangli, Ge Chenglong, Wan Jiang. 2019. New paleomagnetic results from Middle Jurassic limestones of the Qiangtang terrane, Tibet: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Bangong-Nujiang Ocean. Tectonics, 38: 215~232.

Che Zicheng, Luo Jinhai, Liu Liang. 1997. The basic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tic analyses of oil- and gas-bearing basins in Central Asia and northwestern China. Acta Geoscientia Sinica, 18(2): 113~1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Qiang, Jin Qinghuan.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Fergana basin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34(7): 9~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lgopolova A, Seltmann R, Konopelko D, Biske Y S, Shatov V, Armstrong R, Belousova E, Pankhurst R, Koneev R, Divaev F. 2017.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Tien Shan, Uzbekistan: Insights from U-Pb SHRIMP geochronology and Sr-Nd-Pb-Hf isotope mapping of granitoids. Gondwana Research, 47: 76~109.

Feng Yangwei, Ren Yan, Qu Hongjun, Wang Yun, Jiang Ting. 2021. Permi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factors in the Jimunai-Zaysan basin, China-Kazakhstan border. Acta Geologica Sinica, 95(6): 1935~19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ao Bo, Long Shengxiang, Liu Bin. 2007. Analogy analysis on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land basins between wester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Natural Gas Geoscience, 18(2): 187~22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eorge A D, Marshallsea S J, Wyrwoll K H, Chen Jie, Lu Yanchou. 2001. Miocene cooling in the northern Qilian Sha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revealed by apatite fission-track and vitrinite-reflectance analysis. Geology, 29(10): 939~942.

Han Fengbin, Chen Zhengle, Han Shuqin, Wang Zongxiu, Zhang Kaixun, Xiao Weifeng, Takenov N, Halilov Z. Li Chunlin, Yu Xinqi, Liu Xiu. 2017. New understanding of Uranium deposit genesis in Mayly-Szi region on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Cenozoic large-scale hydrocarbon escape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Geology in China, 44(4): 810~8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e Dengfa, Zhang Lei, Wu Songtao, Li Di, Zhen Yu. 2018. Tectonic evolution stages and features of the Junggar basin. Oil &Gas Geology, 39(5): 845~86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ecker R T, Ossipova A I, Belskaya T N. 1963. Fergana gulf of Paleogene sea of Central Asia, its history, sediments, fauna and flora, their environment and evolution. AAPG Bulletin, 47(4): 617~631.

Hou Ping, Tian Zuoji, Zheng Junzhang, Wang Zhaoping, Wu Yiping. 2014.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sedimentary basins of central Asia region. Earth Science Frontier, 21(3): 56~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ang Haiping, Fu Heng. 2008. Petroleum geology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in the Zhezkazgan region of the Chu-Sarysu Basin, Kazakhsta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28(2): 20~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Ismail S A, Koshnaw R I, Barber D E, Humadi H A, Stockli D F. 2020. Generation and exhumation of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the Penjween ophiolite complex, NW Zagros of the Kurdistan region of Iraq: Implications for the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Arabian-Eurasian collision zone. Lithos, 376~377: 105714.

Ji Changjun, Wu Zhenhan, Liu Zhiwei, Zhao Zhen. 2019.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rust nappes in the Qiangtang basin and hydrocarbon resources effect.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6(S1): 66~7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Jiang Shengling, Li Bo, Zhang Jinchuan. 2015. Potential of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of Fergana basin.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29(4): 47~5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Klett T R, Ulmishek G K, Wandrey C J, Agena, W F, U. S. Geological Survey-Afghanistan Ministry of Mines and Industry Joint Oil and Gas Resource Assessment Team. 2016. 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 of Northern Afghanistan. U. 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2006-1253, Version 1. 0.

Konopelko D, Wilde S A, Seltmann R, Romer R L, Biske Y S. 2018. Early Permian intrusions of the Alai Range: Understanding tectonic setting of Hercynian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in the South Tien Shan, Kyrgyzstan. Lithos, 302-303: 405~420.

Lei Jianshe. 2011. Seismic tomographic imaging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under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Tien Shan orogenic be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6: B09305.

Li Yuwen, Yu Chaofeng, Xiong Shaoyun, Chen Nenggui, Qu Jianhua. 2011. Petroleum ge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Carboniferous rocks in Ili basin. 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16(3): 30~3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Chuanpeng, Lin Chengyan, Zhao Yuhua, Zhang Jiaodong. 2008. Oil and gas potential and new exploration targets in Ferganskaya Dolina.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28(1): 96~10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Zhen, Wang Peng, Zhang Hongmei, Liang Quansheng, Cang Hui, Liu Ying. 2016.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ergana basin and its controlling effect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37(1): 120~1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olnar P, Stock J M. 2009. Slowing of India's convergence with Eurasia since 20 M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ibetan mantle dynamics. Tectonics, 28: TC3001.

Nurtaev B, Kharin V, Mccann T, Valdivia-Manchego M. 2013. The North Nuratau fault zone, Uzbekistan-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a Palaeozoic suture zone. Journal of Geodynamics, 64: 1~14.

Pan Shubiao, Liao Yuhong, Jiang Bin, Wan Zhixiong, Wang Fu. 2022. Impact of natural weathering on source rocks: Organic and inorganic 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the Triassic Chang 7 outcrop profile in Tongchuan of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63(1): 104119.

Ritts B D, Yue Yongjun, Graham S A, Sobel E R, Abbink O A, Stockli D. 2008. From sea level to high elevation in 15 million years: Uplift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margin in the Altun Shan.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08(5): 657~678.

Shakerardakani F, Neubauer F, Masoudi F, Mehrabi B, Liu Xiaoming, Dong Yunpeng, Mohajjel M, Monfaredi B, Friedl G. 2015. Panafrican basement and Mesozoic gabbro in the Zagros orogenic belt in the Dorud-Azna region (NW Iran): Laser-ablation ICP-MS zircon ages and geochemistry. Tectonophysics, 647-648: 146~171.

Taskyn A, Li Jianghai, Li Honglin, Li Weibo, Mao Xiang, Wang Honghao. 2014. 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basins in Central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Geoscience, 28(3): 573~58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Xiaojun, Song Yong, Zheng Menglin, Ren Haijiao, Wu Haisheng, He Wenjun, Wang Tao, Wang Xiatian, Zhao Changyong, Guo Jianchen. 2021. Composite petroleum system and multi-stag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Junggar basin.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6(4): 29~4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Zongxiu, Li Chunlin, Pak N, Yu Xinqi, Zhou Gaozhi, Xiao Weifeng, Han Shuqin, Halilov Z, Takenov N, Yan Xili. 2017. Tectonic division and Paleozoic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in Western Tianshan Orogen. Geology in China, 44(4): 623~6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u Fuyuan, Wan Bo, Zhao Liang, Xiao Wenjiao, Zhu Rixiang. 2020. Tethyan geodynamic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36(6): 1627~167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u Hong, Yang Yufeng. 2014. Ultra-deep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s in Fergana basin.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eriment, 36(4): 450~4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e Fawang, Wang Jiangang, Qiu Junting, Zhang Chuan, Yu Xinqi, Liu Xiu. 2020. Study on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oroganic carbon, soluble hydrocarbon, pyrolytic hydrocarbon content and spectral index in source rocks.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4): 1001~10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 Yixin, Yin Jinyin, Zheng Junzhang, Li Feng, Tao Chongzhi, Xu Xiaolong, Wu Hang. 2015. Division 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plays in the Amu Darya basin, Central As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42(6): 750~75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e Yongjun, Liou J G. 1999. Two-stage evolution model for the Altyn Tagh fault, China. Geology, 27(3): 227~230.

Zhang Kaixun, Han Shuqin, Wang Zongxiu, Tao Chongzhi, Han Fengbin, Li Chunlin, Li Xiaoshi, Halilov Z, Takenov N,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systems and resources potential in the Afghan-Tajik basin. Geology in China, 45(5): 920~93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Xiangfeng, Shen Chuanbo, Zhao Bin, Hu Shouzhi, Ge Xiang, Wang Liang. 2022. Multi-stag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ermian petroleum system in the Zaysan basin, NE Kazakhstan.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8: 109291.

Zhu Yixiu, Liu Luofu, Lin, Changsong. 2005. Petroleum geology of Fergana basin in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41(1): 25~3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Yixiu, Liu Luofu. 2005.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and evolution in Fergana basin, Central Asia.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 92~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uo Guochao, Zhang Zuoheng, Wang Zhiliang, Liu Min, Wang Longsheng. 2008. Tectonic division, stratigraphic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Geological Reviews, 54(6): 731~7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uza A V, Yin A. 2017. Balkatach hypothesis: A new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Pacific, Tethyan, and Paleo-Asian oceanic domains. Geosphere, 13(5): doi: 10. 1130/GES01463. 1.

车自成, 罗金海, 刘良. 1997. 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基本类型及成因分析. 地球学报, 18(2): 113~121.

陈强, 金庆焕. 2018.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海洋地质前沿, 34(7): 9~14.

冯杨伟, 任艳, 屈红军, 王云, 姜婷. 2021. 中哈边境吉木乃—斋桑盆地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地质学报, 95(6): 1935~1948.

高波, 龙胜祥, 刘彬. 2007. 中国西部与中亚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分析. 天然气地球科学, 18(2): 187~223.

韩凤彬, 陈正乐, 韩淑琴, 王宗秀, 张凯逊, 肖伟峰, Takenov N, Halilov Z. 李春麟, 余心起, 刘秀. 2017.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Mayly-Szi地区铀矿成因新认识: 新生代大规模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中国地质, 44(4): 810~811.

何登发, 张磊, 吴松涛, 李涤, 甄宇. 2018.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9(5): 845~861.

侯平, 田作基, 郑俊章, 王兆平, 吴义平. 2014. 中亚沉积盆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地学前缘, 21(3): 66~62.

黄海平, 傅恒. 2008.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热兹卡兹甘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8(2): 20~26.

季长军, 吴珍汉, 刘志伟, 赵珍. 2019. 羌塘盆地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资源效应. 地质力学学报, 25(S1): 66~71.

姜生玲, 李博, 张金川. 2015.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4): 47~50.

李玉文, 余朝丰, 熊绍云, 陈能贵, 瞿建华. 2011. 伊犁盆地石炭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海相油气地质, 16(3): 30~37.

刘传鹏, 林承焰, 赵玉华, 张交东. 2008.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新领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8(1): 96~102.

刘阵, 王鹏, 张洪美, 梁全胜, 仓辉, 刘瑛. 2016. 费尔干纳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新疆石油地质, 37(1): 120~124.

塔斯肯, 李江海, 李洪林, 李维波, 毛翔, 王洪浩. 2014. 中亚与邻区盆地群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 现代地质, 28(3): 573~584.

王小军, 宋永, 郑孟林, 任海姣, 吴海生, 何文军, 王韬, 王霞田, 赵长永, 郭健辰. 2021. 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复式聚集成藏. 中国石油勘探, 26(4): 29~43.

王宗秀, 李春麟, Pak N, Ivleva E, 余心起, 周高志, 肖伟峰, 韩淑琴, Halilov Z, Takenov N, 鄢犀利. 2017. 西天山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及古生代洋陆转换过程. 中国地质, 44(4): 623~641.

吴福元, 万博, 赵亮, 肖文交, 朱日祥. 2020.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岩石学报, 36(6): 1627~1674.

徐洪, 杨玉峰. 2014. 费尔干纳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系统. 石油实验地质, 36(4): 450~458.

叶发旺, 王建刚, 邱俊挺, 张川, 余心起, 刘秀. 2020. 烃源岩可溶烃、热解烃、总有机碳含量与光谱指数相关性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40(4): 1001~1006.

余一欣, 殷进垠, 郑俊章, 李锋, 陶崇智, 徐小龙, 吴航. 2015. 阿姆河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石油勘探与开发, 42(6): 750~756.

张凯逊, 韩淑琴, 王宗秀, 陶崇智, 韩凤彬, 李春麟, 李小诗, Halilov Z, Takenov N. 2018. 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资源潜力. 中国地质, 45(05): 920~930.

朱毅秀, 刘洛夫, 林畅松. 2005.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1): 25~31.

朱毅秀, 刘洛夫. 2005.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内蒙古石油化工, 2: 92~94.

左国朝, 张作衡, 王志良, 刘敏, 王龙生. 2008. 新疆西天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地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 地质论评, 54(6): 731~751.

基本信息

DO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3305

基金信息

本文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9JK019);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664)联合资助的成果;

引用信息

李春麟,张凯逊,郭振华,韩淑琴,Bakhtier Nurtaev,Pulatjon Sultonov,Shukhrat Shukurov,陶涛. 2023.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远景浅析. 地质学报, 97(2):480~495.

Li Chunlin, Zhang Kaixun, Guo Zhenhua, Han Shuqin, Bakhtier Nurtaev, Pulatjon Sultonov, Shukhrat Shukurov, Tao Tao. 2023. 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prospect in the Fergana basin, Central Asia. Acta Geologica Sinica, 97(2): 480~495.

稿件历史

收稿日期: 2021-09-19

参考文献

Alexeiev D V, Biske Y S, Djenchuraeva, Kröner A, Getman O F. 2019. Late Carboniferous (Kasimovian) closure of the South Tianshan Ocean: no Triassic subduct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73: 54~60.

Bande A, Radjabov S, Sobel E R, Sim T. 2015. Cenozoic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tectonic control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Fergana Basin. In: Brunet M F, McCann T, Sobel E R, eds.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Central Asian Basins and the Western Tien Shan Rang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427: 313~335.

Cao Yong, Sun Zhiming, Li Haibing, Pei Junling, Liu Dongliang, Zhang Lei, Ye Xiaozhou, Zheng Yong, He Xiangli, Ge Chenglong, Wan Jiang. 2019. New paleomagnetic results from Middle Jurassic limestones of the Qiangtang terrane, Tibet: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Bangong-Nujiang Ocean. Tectonics, 38: 215~232.

Che Zicheng, Luo Jinhai, Liu Liang. 1997. The basic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tic analyses of oil- and gas-bearing basins in Central Asia and northwestern China. Acta Geoscientia Sinica, 18(2): 113~1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Qiang, Jin Qinghuan.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Fergana basin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34(7): 9~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lgopolova A, Seltmann R, Konopelko D, Biske Y S, Shatov V, Armstrong R, Belousova E, Pankhurst R, Koneev R, Divaev F. 2017.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Tien Shan, Uzbekistan: Insights from U-Pb SHRIMP geochronology and Sr-Nd-Pb-Hf isotope mapping of granitoids. Gondwana Research, 47: 76~109.

Feng Yangwei, Ren Yan, Qu Hongjun, Wang Yun, Jiang Ting. 2021. Permi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factors in the Jimunai-Zaysan basin, China-Kazakhstan border. Acta Geologica Sinica, 95(6): 1935~19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ao Bo, Long Shengxiang, Liu Bin. 2007. Analogy analysis on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land basins between wester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Natural Gas Geoscience, 18(2): 187~22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eorge A D, Marshallsea S J, Wyrwoll K H, Chen Jie, Lu Yanchou. 2001. Miocene cooling in the northern Qilian Sha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revealed by apatite fission-track and vitrinite-reflectance analysis. Geology, 29(10): 939~942.

Han Fengbin, Chen Zhengle, Han Shuqin, Wang Zongxiu, Zhang Kaixun, Xiao Weifeng, Takenov N, Halilov Z. Li Chunlin, Yu Xinqi, Liu Xiu. 2017. New understanding of Uranium deposit genesis in Mayly-Szi region on the north margin of Fergana basin: Cenozoic large-scale hydrocarbon escape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Geology in China, 44(4): 810~8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e Dengfa, Zhang Lei, Wu Songtao, Li Di, Zhen Yu. 2018. Tectonic evolution stages and features of the Junggar basin. Oil &Gas Geology, 39(5): 845~86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ecker R T, Ossipova A I, Belskaya T N. 1963. Fergana gulf of Paleogene sea of Central Asia, its history, sediments, fauna and flora, their environment and evolution. AAPG Bulletin, 47(4): 617~631.

Hou Ping, Tian Zuoji, Zheng Junzhang, Wang Zhaoping, Wu Yiping. 2014.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sedimentary basins of central Asia region. Earth Science Frontier, 21(3): 56~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ang Haiping, Fu Heng. 2008. Petroleum geology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in the Zhezkazgan region of the Chu-Sarysu Basin, Kazakhsta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28(2): 20~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Ismail S A, Koshnaw R I, Barber D E, Humadi H A, Stockli D F. 2020. Generation and exhumation of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the Penjween ophiolite complex, NW Zagros of the Kurdistan region of Iraq: Implications for the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Arabian-Eurasian collision zone. Lithos, 376~377: 105714.

Ji Changjun, Wu Zhenhan, Liu Zhiwei, Zhao Zhen. 2019.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rust nappes in the Qiangtang basin and hydrocarbon resources effect.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6(S1): 66~7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Jiang Shengling, Li Bo, Zhang Jinchuan. 2015. Potential of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of Fergana basin.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29(4): 47~5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Klett T R, Ulmishek G K, Wandrey C J, Agena, W F, U. S. Geological Survey-Afghanistan Ministry of Mines and Industry Joint Oil and Gas Resource Assessment Team. 2016. 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 of Northern Afghanistan. U. 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2006-1253, Version 1. 0.

Konopelko D, Wilde S A, Seltmann R, Romer R L, Biske Y S. 2018. Early Permian intrusions of the Alai Range: Understanding tectonic setting of Hercynian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in the South Tien Shan, Kyrgyzstan. Lithos, 302-303: 405~420.

Lei Jianshe. 2011. Seismic tomographic imaging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under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Tien Shan orogenic be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6: B09305.

Li Yuwen, Yu Chaofeng, Xiong Shaoyun, Chen Nenggui, Qu Jianhua. 2011. Petroleum ge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Carboniferous rocks in Ili basin. 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16(3): 30~3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Chuanpeng, Lin Chengyan, Zhao Yuhua, Zhang Jiaodong. 2008. Oil and gas potential and new exploration targets in Ferganskaya Dolina.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28(1): 96~10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Zhen, Wang Peng, Zhang Hongmei, Liang Quansheng, Cang Hui, Liu Ying. 2016.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ergana basin and its controlling effect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37(1): 120~1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olnar P, Stock J M. 2009. Slowing of India's convergence with Eurasia since 20 M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ibetan mantle dynamics. Tectonics, 28: TC3001.

Nurtaev B, Kharin V, Mccann T, Valdivia-Manchego M. 2013. The North Nuratau fault zone, Uzbekistan-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a Palaeozoic suture zone. Journal of Geodynamics, 64: 1~14.

Pan Shubiao, Liao Yuhong, Jiang Bin, Wan Zhixiong, Wang Fu. 2022. Impact of natural weathering on source rocks: Organic and inorganic 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the Triassic Chang 7 outcrop profile in Tongchuan of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63(1): 104119.

Ritts B D, Yue Yongjun, Graham S A, Sobel E R, Abbink O A, Stockli D. 2008. From sea level to high elevation in 15 million years: Uplift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margin in the Altun Shan.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08(5): 657~678.

Shakerardakani F, Neubauer F, Masoudi F, Mehrabi B, Liu Xiaoming, Dong Yunpeng, Mohajjel M, Monfaredi B, Friedl G. 2015. Panafrican basement and Mesozoic gabbro in the Zagros orogenic belt in the Dorud-Azna region (NW Iran): Laser-ablation ICP-MS zircon ages and geochemistry. Tectonophysics, 647-648: 146~171.

Taskyn A, Li Jianghai, Li Honglin, Li Weibo, Mao Xiang, Wang Honghao. 2014. 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basins in Central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Geoscience, 28(3): 573~58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Xiaojun, Song Yong, Zheng Menglin, Ren Haijiao, Wu Haisheng, He Wenjun, Wang Tao, Wang Xiatian, Zhao Changyong, Guo Jianchen. 2021. Composite petroleum system and multi-stag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Junggar basin.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6(4): 29~4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Zongxiu, Li Chunlin, Pak N, Yu Xinqi, Zhou Gaozhi, Xiao Weifeng, Han Shuqin, Halilov Z, Takenov N, Yan Xili. 2017. Tectonic division and Paleozoic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in Western Tianshan Orogen. Geology in China, 44(4): 623~6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u Fuyuan, Wan Bo, Zhao Liang, Xiao Wenjiao, Zhu Rixiang. 2020. Tethyan geodynamic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36(6): 1627~167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u Hong, Yang Yufeng. 2014. Ultra-deep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s in Fergana basin.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eriment, 36(4): 450~4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e Fawang, Wang Jiangang, Qiu Junting, Zhang Chuan, Yu Xinqi, Liu Xiu. 2020. Study on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oroganic carbon, soluble hydrocarbon, pyrolytic hydrocarbon content and spectral index in source rocks.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4): 1001~10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 Yixin, Yin Jinyin, Zheng Junzhang, Li Feng, Tao Chongzhi, Xu Xiaolong, Wu Hang. 2015. Division 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plays in the Amu Darya basin, Central As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42(6): 750~75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e Yongjun, Liou J G. 1999. Two-stage evolution model for the Altyn Tagh fault, China. Geology, 27(3): 227~230.

Zhang Kaixun, Han Shuqin, Wang Zongxiu, Tao Chongzhi, Han Fengbin, Li Chunlin, Li Xiaoshi, Halilov Z, Takenov N,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systems and resources potential in the Afghan-Tajik basin. Geology in China, 45(5): 920~93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Xiangfeng, Shen Chuanbo, Zhao Bin, Hu Shouzhi, Ge Xiang, Wang Liang. 2022. Multi-stag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ermian petroleum system in the Zaysan basin, NE Kazakhstan.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8: 109291.

Zhu Yixiu, Liu Luofu, Lin, Changsong. 2005. Petroleum geology of Fergana basin in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41(1): 25~3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Yixiu, Liu Luofu. 2005.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and evolution in Fergana basin, Central Asia.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 92~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uo Guochao, Zhang Zuoheng, Wang Zhiliang, Liu Min, Wang Longsheng. 2008. Tectonic division, stratigraphic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Geological Reviews, 54(6): 731~7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uza A V, Yin A. 2017. Balkatach hypothesis: A new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Pacific, Tethyan, and Paleo-Asian oceanic domains. Geosphere, 13(5): doi: 10. 1130/GES01463. 1.

车自成, 罗金海, 刘良. 1997. 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基本类型及成因分析. 地球学报, 18(2): 113~121.

陈强, 金庆焕. 2018.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海洋地质前沿, 34(7): 9~14.

冯杨伟, 任艳, 屈红军, 王云, 姜婷. 2021. 中哈边境吉木乃—斋桑盆地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地质学报, 95(6): 1935~1948.

高波, 龙胜祥, 刘彬. 2007. 中国西部与中亚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分析. 天然气地球科学, 18(2): 187~223.

韩凤彬, 陈正乐, 韩淑琴, 王宗秀, 张凯逊, 肖伟峰, Takenov N, Halilov Z. 李春麟, 余心起, 刘秀. 2017.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Mayly-Szi地区铀矿成因新认识: 新生代大规模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中国地质, 44(4): 810~811.

何登发, 张磊, 吴松涛, 李涤, 甄宇. 2018.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9(5): 845~861.

侯平, 田作基, 郑俊章, 王兆平, 吴义平. 2014. 中亚沉积盆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地学前缘, 21(3): 66~62.

黄海平, 傅恒. 2008.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热兹卡兹甘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8(2): 20~26.

季长军, 吴珍汉, 刘志伟, 赵珍. 2019. 羌塘盆地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资源效应. 地质力学学报, 25(S1): 66~71.

姜生玲, 李博, 张金川. 2015.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9(4): 47~50.

李玉文, 余朝丰, 熊绍云, 陈能贵, 瞿建华. 2011. 伊犁盆地石炭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海相油气地质, 16(3): 30~37.

刘传鹏, 林承焰, 赵玉华, 张交东. 2008.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新领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8(1): 96~102.

刘阵, 王鹏, 张洪美, 梁全胜, 仓辉, 刘瑛. 2016. 费尔干纳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新疆石油地质, 37(1): 120~124.

塔斯肯, 李江海, 李洪林, 李维波, 毛翔, 王洪浩. 2014. 中亚与邻区盆地群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 现代地质, 28(3): 573~584.

王小军, 宋永, 郑孟林, 任海姣, 吴海生, 何文军, 王韬, 王霞田, 赵长永, 郭健辰. 2021. 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复式聚集成藏. 中国石油勘探, 26(4): 29~43.

王宗秀, 李春麟, Pak N, Ivleva E, 余心起, 周高志, 肖伟峰, 韩淑琴, Halilov Z, Takenov N, 鄢犀利. 2017. 西天山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及古生代洋陆转换过程. 中国地质, 44(4): 623~641.

吴福元, 万博, 赵亮, 肖文交, 朱日祥. 2020.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岩石学报, 36(6): 1627~1674.

徐洪, 杨玉峰. 2014. 费尔干纳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系统. 石油实验地质, 36(4): 450~458.

叶发旺, 王建刚, 邱俊挺, 张川, 余心起, 刘秀. 2020. 烃源岩可溶烃、热解烃、总有机碳含量与光谱指数相关性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40(4): 1001~1006.

余一欣, 殷进垠, 郑俊章, 李锋, 陶崇智, 徐小龙, 吴航. 2015. 阿姆河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石油勘探与开发, 42(6): 750~756.

张凯逊, 韩淑琴, 王宗秀, 陶崇智, 韩凤彬, 李春麟, 李小诗, Halilov Z, Takenov N. 2018. 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资源潜力. 中国地质, 45(05): 920~930.

朱毅秀, 刘洛夫, 林畅松. 2005.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1): 25~31.

朱毅秀, 刘洛夫. 2005.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内蒙古石油化工, 2: 92~94.

左国朝, 张作衡, 王志良, 刘敏, 王龙生. 2008. 新疆西天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地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 地质论评, 54(6): 731~751.

右侧侧边栏占位

复制链接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护眼模式

普通模式

取 消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电话:010-68999025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 京ICP备11041704号

地质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中亚地理——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 - 哔哩哔哩

——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 - 哔哩哔哩 中亚地理——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荒野拾遗录

关注专栏/中亚地理——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中亚地理——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

2018年09月17日 13:29--浏览 ·

--喜欢 ·

--评论

荒野拾遗录粉丝:7.0万文章:135

关注概述:费尔干纳盆地,又称费尔干纳谷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塔吉克斯坦北部和吉尔吉斯斯坦南部三国交界处,长约300公里,宽约70公里,面积22,000平方公里,海拔在300至1000米之间。总人口数超过1400万,人口密度636人/km2。盆地内的河道纵横,农业发达。地形气候:盆地北部是天山山脉恰特卡尔山,东部是费尔干纳山,南部阿赖山。是中亚低海拔盆地,呈三角形由东部向西徐缓倾斜。截取自谷歌该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不太冷,12月与1月气温可低至-20°C,三月份,气温升至20°C。夏季炎热干燥,万里无云,4月至9月很少降雨,尤以盆地西部最干燥,最热的月份温度常达到40°C以上。从10月降雨季开始。年平均降水量100~500毫米。由于北部高山阻隔,西伯利亚气团对盆地侵扰有限,无霜期204天。主要河流截取自谷歌锡尔河沿盆地北缘由东向西横贯整个盆地。主要支流是北支纳伦河,源于天山山脉南脉北麓的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南支卡拉达里亚河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费尔干纳山西南麓,流入费尔干纳盆地后汇合后称锡尔河。其他河流大部分完全用于灌溉,拥有大费尔干纳、南费尔干纳和北费尔干纳等几条大灌渠。锡尔河锡尔河在中亚河流的地位甚至高于我们不吝溢美之词的伊犁河。这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水量,年均径流量336亿立方米的锡尔河,人口潜力不言而喻。河道两侧,成为了稠密的人口聚集区。锡尔河更为充沛的水量,不仅仅滋养了山前低地,还在沙漠之中开拓出了一条绿色长廊。(要知道我们新疆的伊犁河年均径流量约173亿立方米(含哈国入境流量),额尔齐斯河约119亿立方米。整个新疆的年地表径流量约882亿立方米)纳伦河的托尔托古尔水库托克托古尔水电站托克托古尔水电站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纳伦河上。水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30万kW,总装机容量120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44亿kW·h。水库总库容19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40亿立方米,水库面积284平方公里,水库长65km。可以灌溉40万公顷不毛之地。富饶的费尔干纳盆地:费尔干纳盆地自古以来就以灌溉农业闻名于世,锡尔河、卡拉达里亚河、索赫河和伊斯法拉河等数十条河流在费尔干纳盆地形成中亚地区最为复杂的水网。盆地内纵横交错的河网 汇聚周围高山融水盆地内锡尔河沿岸的农田和村落盆地内锡尔河沿岸的农田和村落 截取自谷歌其中70%的水量来自锡尔河,30%来自其他河流和小溪,年径流量达到170-330亿立方米,90%的盆地用水用来灌溉着连绵不断的肥沃绿洲,耕地面积约1820万亩(2012年新疆耕地总面积约5912万亩),前苏联时期在费尔干纳盆地修建的大费尔干纳、南费尔干纳和北费尔干纳等几条大灌渠将这些河流连接,共同组建了费尔干纳水利灌溉网络。盆地内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大麦、玉米、小米、苜蓿、烟草、蔬菜和水果等。有中亚果蔬盆之称,除了发达的灌溉农业之外,在盆地的山前地带拥有大面积的丰美草场,畜牧业发达,盆地中央则是布满盐碱滩和沙丘的亚贾万(Yazyavan)草原。矿产资源已开采的矿产有煤、石油、汞、锑和地蜡等。著名的奇米翁油田就位于这里,并且之后发现了乔尔油田,涅夫捷阿巴德油气田和安集延油田等。到目前为止,该盆地已查明大约53个油气田,大约20%分布于盆地北部的边缘构造带上。人口民族概况:费尔干纳盆地总人口约为 1100 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中,有698.4万人属于乌兹别克斯坦,占该国总人口的 27%。有 249.8万人属于吉尔吉斯斯坦,占该国总人口的51%;有 184.5万人属于塔吉克斯坦,占该国总人口的 31%。人口密度А.Мусаюаева, А.Молдошева и др 2005费尔干纳盆地多民族杂居。除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三个主要民族外,盆地还居住着俄罗斯、土耳其、维吾尔、鞑靼、阿塞拜疆、乌克兰、亚美尼亚、朝鲜等几十个民族。各国所占土地面积:隶属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领土面积为1.*****公里,占该国总面积的4.2%;隶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的领土面积为7.99万平方公里,占该国总面积的40%;隶属于塔吉克斯坦的领土面积为2.61万平方公里,占该国总面积的18%。此外,乌、吉、塔在盆地的边界犬牙交错。共有8块飞地。主要城市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费尔干纳、纳曼干吉尔吉斯斯坦:巴特肯、奥什、贾拉拉巴德    塔吉克斯坦:苦盏飞地面积、人口、民族概况乌兹别克飞地在吉尔吉斯索赫,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3~13公里,面积325平方公里,是飞地中面积最大的。西距吉尔吉斯坦巴特肯州首府巴特肯24公里,巴特肯到傲什的高速公路从中间穿过。属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现由吉尔吉斯坦控制。卡拉恰,索赫北部非常小的一块飞地,靠近Chong-Kara,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属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莎希马尔丹,位于阿克苏河和卡拉苏河交汇处的一个山谷中,面积90平方公里。西距吉尔吉斯坦巴特肯州首府巴特肯80公里,北距乌兹别克斯坦边界19公里。属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当地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Dzhangail,莎希马尔丹西北非常小的一块飞地,靠近Khalmion,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属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人口】索赫,4.28万人(1993年)。99%塔吉克人,1%吉尔吉斯人。卡拉恰,无常住居民。莎希马尔丹,5100人(1993年)。91%乌兹别克人,9%吉尔吉斯人。塔吉克斯坦飞地在吉尔吉斯斯坦沃鲁赫,位于阿赖山南部,面积130平方公里。西凯拉哈奇,位于吉尔吉斯坦凯拉哈奇火车站附近,靠近塔吉两国边境,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人口】沃鲁赫,2300~2900人,95%塔吉克人,5%吉尔吉斯人。塔吉克斯坦飞地在乌兹别克斯坦萨万,距离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边界1.4公里。长15公里,宽1公里的狭长,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人。经济一种植棉花为主。巴拉克村,位于费尔干纳盆地马尔吉兰和费尔干纳城之间。当地经济主要为农业尤其是棉花。【人口】627人,全部都是吉尔吉斯人。中亚火药桶自古以来,这里就争战不绝、冲突不断。即使在近一二十年里,这里也不断发生令世人瞩目的重大事件。震惊世界的血腥的民族冲突、恐怖分子猖獗、“郁金香革命”起源和安集延骚乱事件。这些混乱的飞地除了造成种族紧张关系,还为恐怖组织提供了理想的避风港,用于躲避抓捕。女人坐在边境检查站。村外是争议领土费尔干纳盆地内的许多村庄跨界而居,甚至一个家族跨界而居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族际矛盾时有发生。当地民众以穆斯林为主,分属各种派别,其中不乏极端和激进的宗教派别。苏联解体后,费尔干纳盆地分别隶属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人为创造犬牙交错边界、飞地在这张地图上清晰可见,这样的划分源于斯大林"分而治之"的目的,不让任何一个国家独享山谷中的所有资源。无脑对比伊犁河谷,满足下地理控的好奇心伊犁河谷和费尔干纳盆地一北一南,像是镶嵌在天山北路的两颗明珠。费尔干纳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地势相对较为平缓,更适合耕种,农业历史悠久,纬度更加靠南无霜期超过200天(这对农业来说相当重要)而近乎全封闭的地貌环境(三面环山西部一个小缺口)使得盆地内部的环境相对稳定,不易受到来自北部寒冷气流的影响。一块天然的农耕之地。伊犁河谷伊犁河谷“三山夹两谷”,地势起伏较大。大喇叭形的缺口伸向西边让来自大西洋的水气更容易深入河谷腹地,带来充足的降水。但与此同时,来自西北的西伯利亚寒流也经常影响伊犁河谷,无霜期约160天左右。无霜期较短,雪灾也是经常的事,这对农牧业生产相当不利。(比克拉玛依区还短,本地大约190天)费尔干纳谷的耕地、人口远超伊犁河谷,但生物多样性伊犁河谷更胜一筹。人口数据因统计年代不同有出入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地理

中亚

费尔干纳

分享到:

投诉或建议评论----

费尔干纳盆地 充满冲突的绿洲 | 中国国家地理网

费尔干纳盆地 充满冲突的绿洲 | 中国国家地理网

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首页

杂志内容

往期回顾

费尔干纳盆地 充满冲突的绿洲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6期 作者:

Agustinus Wibowo(印尼) 

标签:

基础地理   文化地理   

中亚给人的印象多是草原、沙漠和延绵的山脉,而大部分是广袤平原的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锡尔河滋养的这片肥沃绿洲,自古便是中亚的粮仓。而在费尔干纳盆地富饶和充满生机的景象之下,却是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国界之争的隐忧。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复杂现状?在以草原、沙漠和山脉地貌为主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犹如一颗绿宝石中亚地区给人的印象总是和广袤、荒凉相关,而费尔干纳盆地是个独特的存在。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北靠天山山脉,南接吉萨尔—阿赖山脉,东西横跨300公里,南北纵深100公里。在干旱的中亚地区,有流水的地方才有生机,锡尔河及其支流从费尔干纳盆地流过,带来丰沛的灌溉水源,滋养着这片绿洲。从遥感图上看,费尔干纳盆地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群山峻岭之间。“去费尔干纳吧!去我们的家乡。”一位乌兹别克斯坦朋友曾经对我说:“你在那儿会感受到地道的乌兹别克式的热情。所有人家都会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在乌兹别克斯坦人心目中,费尔干纳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乌兹别克文化的灵魂所在。据说,这个地区使用的乌兹别克语才是最为纯正的。而热情好客,可以说是费尔干纳人的一张名片。

>>> 阅读更多内容,请使用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微信小程序 <<<

责任编辑 /

康静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

我要评论

我要评论

热度

时间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62

0

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杂志订阅

读者服务站

新媒体

中国国家地理网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广告合作

杂志广告刊例

关于我们

成长记忆

工作机会

联系我们

关于网站

版权声明

隐私条款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