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官网下载流程|游褒禅山记赏析

作者: tp官网下载流程
2024-03-14 08:38:47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王安石_国学荟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王安石_国学荟

古诗词名句导航国学荟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词牌名大全古诗大全宋词精选元曲精选辞赋骈文文言文大全诗句名言古文典籍古代诗人古典文学搜索快捷导航搜索

0元免费申请斑马英语体验课

首页>古诗词鉴赏>古诗大全>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古诗简介《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翻译/译文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注释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12.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35.得:心得,收获。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39.以:以(之),因此。悲:叹息40.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41.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赏析/鉴赏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该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  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  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古诗分类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秋天送别诗中国最美古诗词春天思乡诗月亮田园诗宋词三百首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古诗十九首七言律诗边塞诗夏天红楼梦诗词写景山水诗爱国诗咏柳三吏三别五言律诗冬天永州八记清明节经典咏流传钱塘江西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乐府双璧时间叙事诗离别梅花励志诗钱塘江大潮小学古诗乐府诗集论诗三十首哲理诗山水田园诗端午节悼亡诗咏物诗荷花元曲三百首咏史诗闺怨诗春节中秋节寒食节雨雪风春雨豪放派诗词泰山元旦抒情诗借景抒情暮春悲愤乐府三绝重阳节七夕节咏怀古迹五首元宵节表达喜悦庐山黄河除夕托物言志政治抒情诗婉约词杨贵妃友情立春松树腊八节柳宗元三戒兰花酬赠诗华山二十四节气蝴蝶长江贺寿螃蟹芍药雨水惊蛰春分樱桃立夏白露处暑大寒大暑大雪寒露立冬立秋芒种秋分霜降夏至小寒小满小暑小雪百合海棠茶花蔷薇玫瑰题画诗科举题壁诗爱情诗遗民诗桂花栀子花茉莉花水仙花芙蓉花紫薇花杜鹃槿花劳动禅诗羁旅诗集句词凤凰滕王阁祭祀杜鹃鸟菊花桃花杏花竹子战争民歌神仙讽喻诗生病梨花敦煌曲子词讽刺诗试帖诗农民月季花寓言诗美食斗鸡罂粟亡国辋川集葡萄洛阳桥雾寒山寺花朝节牵牛花狮子林春梦春社石榴谷雨冬至牡丹紫藤下棋儿童蚕赠别诗黄山马壮志难酬南园十三首上巳西施王昭君生日做梦复仇鱼忧国忧民柿子阿房宫雷芭蕉秋葵银杏冬青雪山紫荆花蛤蜊时辰落叶黄叶红叶枫叶秋雨长安咸阳冬雪雪花柳絮知音骏马雷雨雷电豆花金钱花温泉天坛华清宫骊山甘露寺龙泉寺小年声名嗜酒潼关早秋蜗牛武夷山饮酒宝鸡墨梅蜡烛龙门孝子阴山鹭鸶花椒太阳晷寿星星星云白云山白云庵白云亭白云泉嵩山衡山恒山终南山太行山钟山天台山乌衣巷北邙山日本扶桑乌鸦萱草金山寺岳阳楼湘江霜花鸡冠花铜雀台赤壁香山寺雁荡山武当山齐云山青城山龙虎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登山槐花雨后白梅红梅腊梅太湖张公洞白马寺金谷园长城幽州圆明园颐和园燕京潭柘寺居庸关嘉峪关雁门关盘山独乐寺蓟州龙泉山天津隆兴寺赵州桥冀州少林寺荔枝迎春花乌君山峄山飞来寺烂柯山黄雀烟雨楼华严寺怀玉山围棋惠山惠山寺惠山泉南禅寺普安观香岩寺祖越寺南华寺三忠祠峡山寺天宁寺永庆寺广福寺浴日亭小金山种菜祈雨秦始皇象棋冰雹露霜拒霜云雾茶彩虹垂虹桥垂虹亭玉兰花河豚走马灯凤仙花新春鹅鹤金莲花鹦鹉投壶野菜春游踏青茅山山海关黄鹤楼鹳雀楼蓬莱阁大观楼阅江楼菩提树菩提寺汨罗江七里滩雾凇湘潭八达岭台湾节妇槟榔西直门不倒翁桐花刺桐花钱塘湖诸葛亮武侯祠暴雨盘古女娲潮州汕头揭阳潮汕相关诗句分类花山鸟七月草木天地山川华山古人往往左右后世鱼非常热门词牌名满江红虞美人蝶恋花水调歌头浣溪沙沁园春雨霖铃如梦令忆江南钗头凤西江月念奴娇菩萨蛮江城子浪淘沙定风波渔家傲相见欢卜算子临江仙最新词牌名泣残红醉吟商甘州曲秋风清饮马歌瑞云浓慢梦仙郎金楼曲十张机临江仙-桐柏宫腊梅香菩萨蛮慢湘江夜月南浦慢雁来红翠圆枝䌽鸾归令大石调般涉调叨叨令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

Copyright ©2016-2017闽ICP备13000858号-5QQ:511037476

高中文言文鉴赏:《游褒禅山记》 - 知乎

高中文言文鉴赏:《游褒禅山记》 - 知乎首发于高中诗文鉴赏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高中文言文鉴赏:《游褒禅山记》Allure love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译文及注释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探究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怎么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注释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而:连词,并且。卒:死。之:指褒禅山麓。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既:已经,……以后。其:助词。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得:心得,收获。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以:以(之),因此。悲:叹息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公元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文言现象一词多义1. 然⑴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⑵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2.观⑴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⑵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3. 其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4. 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5. 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⑥道芷阳间行(取道)6. 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7.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⑤其文漫灭(碑文)8.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欣赏)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此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观赏)9.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定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不名一钱(以私人名义占有)狄公有盛名(名声)10.之以其故后名之曰(代词,它)余之力尚足以入(助词,的)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助词,补语标志)悲夫古书之不存(取独,不译)词类活用⒈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⒊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⒋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⒌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⒎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⒏则其至又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⒐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⒑ 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⒒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⒓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⒔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⒕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⒖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固定句式⒈有怠而欲出者。(有一个……的人。)⒉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⒊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省略句⒈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⒉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⒊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⒋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⒌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⒍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⒎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⒏(余)遂与之俱出判断句⒈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⒊此余之所得也⒋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⒌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倒装句⒈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被动句⒈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古今异义⒈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①数词。②中国国庆日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⒊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⒌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⒍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古义:“悲”,感叹今义:悲伤。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今义:表提及。创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在公元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二段)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实作者自己也犯了个错,“华山洞”其实应为“华阳洞”,不过现在依旧保留原文,不加修改。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  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  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三四、段)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  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第五段) 写作特点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不是纯客观描绘山水,在刻画奇景同时 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中 使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地熔于一炉。赏析  该文是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  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  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  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  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  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编辑于 2020-11-16 18:25高中语文高中学习文言文​赞同 84​​4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高中诗文鉴赏满满的干货知识,非常有助于

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_王安石文言文_古诗文网

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_王安石文言文_古诗文网

古诗文网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我的

APP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3807bdb3ebd6.aspx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宋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弟子在其墓旁盖的屋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

展开阅读全文 ∨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1、 然⑴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⑵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2、观⑴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⑵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3、 其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⑹独其为文犹可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在公元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二段)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

展开阅读全文 ∨

写作特点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该文是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显露出作者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6485481407d1.aspx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40篇诗文 ► 474条名句

完善

猜您喜欢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f547ff97e13f.aspx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完善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宋代·陈与义《襄邑道中》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9a36e882c21f.aspx

襄邑道中

陈与义〔宋代〕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完善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601ac747b657.aspx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宋代〕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完善

微信扫码登录

首次需关注公众号 |账号登录

X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游褒禅山记_百度百科

记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游褒禅山记[yóu bāo chán shān jì]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北宋王安石所作散文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1]作品名称游褒禅山记作    者王安石创作年代北宋作品出处临川先生集文学体裁散文写作时间1054年目录1作品原文2译文注释▪词句注释▪白话译文3创作背景4作品鉴赏▪文学赏析▪名家点评5作者简介作品原文播报编辑游褒禅山记 (宋) 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3]译文注释播报编辑词句注释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2.而:连词,并且。卒:死后。之:指褒禅山麓。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12.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35.得:心得,收获。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39.以:以(之),因此。悲:叹息40.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41.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2] [4-10]白话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创作背景播报编辑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作品鉴赏播报编辑文学赏析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6-10]名家点评林云铭《古文析义》:“末以山名误字推及古书.作无穷之感,俱在学问上立论,寓意最深。” [11]作者简介播报编辑王安石画像 [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12]他“少好读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著有《宋史·王安石传》。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6-10]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会了么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705162871431168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7155783573505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9180885905408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从此,褒禅山声名远播……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我国古代游记中的名篇,历来颇受重视。明清以来的重要散文选本,如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姚薪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林西仲的《古文析义》,张相的《古今文综》等都将此文遴选入书。现代人选编的一些古代散文选本,文科院校的古典文学教材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也都选了这篇文章。但人们对这篇游记,品评的意见,论文的方法,却不尽相同。现在流行的一些分析文章,往往从义理着眼,重在探索某些语句含义之深刻及其对现实的教育意义等。这无疑也是重要的。此文确实表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寓意很深刻:为学、从政,都必须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敢于探求险境,不能半途而废,力求登峰造极。但是对待游记文学,不考虑文学特点,忽视形象分析,不剖析作者的“情”与“思”,“理”与“趣”是怎样结合的,不探求文章的意境,只谈义理,就难免要断章取义。古人评诗,谈诗境;评文,谈文境,抓住文学特点来谈文学,值得我们取法和借鉴。如何从形象入手,考虑全篇,披文以入情呢?我以为前人对此文的评论,其中有一些对我们还有启示作用,如明清的散文家,在评点《游褒禅山记》中,有两句话就很值得我们玩味:“逸兴满眼,馀音不绝。”这两句是明代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对此文下的总评。《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古文析义》、《古今文综》等都援引此语,或冠于简首,或殿诸篇尾,引导读者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领略其意味,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引起联想,得到启益。所谓“逸兴”,是指超乎寻常的意趣和兴味,是作者的情思与所写的景象,乳水融合构成意象所产生的特有的艺术感受。王勃的《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造飞”;李白的《宣州谢楼钱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都用“逸兴”二字形容自己形象思维成熟时所特有的心境和艺术感受。诗人触景生情,情随物迁,神驰景外,遐想万千。思风发于胸臆,窥意象而运用逸兴,从写作手法说,就是在景物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起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产生着“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游褒禅山记》满眼的“逸兴”表现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作者既没有写褒禅山“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盛,也没有具体描绘华山洞有哪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但是他记游踪,写慧空禅院的来历与方位,辨仆碑上文字以证“华山”原读音之谬,状华山前后两洞的不同特点:前洞平旷,有泉侧流;后洞幽深,寒气袭人。 文中记其所见所闻所感,“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古文观止》语评)左右逢源,浑为一体。王安石记游,和有些人写山水,状风物,“牢笼百态”、“形容极致”的写法确乎有所不同,“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宋史·王安石传》)其精妙之处就在于自然、准确、传神。文中记后洞,最吃紧处,避实就虚,用虚写的办法,渲染环境气氛,也就是用旅游者行动、神态和感受来烘托和陪衬:进,未见其写经历哪些困难,却使人感受到其前进之难;见,未见其写怎样奇,却使人感受到其所见之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火,本未尽,而拥火者深悉其尽,偕游者这中既想探奇而又怀有某种畏难甚至恐惧的心情,不正是这个深邃、幽暗、艰险、奇特的山洞给他们的感受吗?正是由于畏难而中途退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后悔而引出的感叹也就极为自然而真切,其深刻的寓意也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就一般常见的游记文说,总是叙山水之胜,状见闻之奇,以及在探幽寻奇中所感受到的快乐。而王安石这篇游记,却写了遇难而退,未能尽野游之乐而引起了悔恨与慨叹,从反面做文章,写出另一种意境,已属别开生面;而作者又进一步从治学、为事、从政立论,寓意于言外,开拓作品的境界,恢宏读者的胸襟,使人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许多联想。所谓“逸兴满眼,馀音不绝”,其意就在于此。 王安石的散文,受了韩愈的影响,和韩、柳的散文是一脉相承的。但他又以独创的风格而自成一家。就论文的观点看,他对韩、柳“文以明道”的主张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文的本意不在于“明道”,而在于“经世”和“济用”。作文必须要有自己的真切体会,要有“自得之见”,“求其根底济用”,“务为有补于世。”这种观点,贯穿在他的创作实践之中,写游记文也是如此。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写其有所得的见解是这么两点:一、要历险远,领略奇伟、瑰怪的风光,必须有志、有力,勿怠、勿止,还须借物力以相助;二、从仆碑文字漫灭的情况,联想到古书散供不存,谬传必多,因此学者必须“深思而慎取。”这两点,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两者都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所感,是其所见所闻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它从形象的整体中割裂开来。游记文中的意境,是“意”与“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没有深意,固然写不出新意境;没有佳境,其意也无所附丽。我们分析游记文,不能离开作者所写之境,去追求其微言大义的。 对于《游褒禅山记》的体裁问题,《中华活叶文选》、《王安石诗文远注》和许多大专院校的教材都普遍地将此文列为说理文或论说文的一种,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认为,了解我国游记文学的创作传统,对于弄清这个问题可能有帮助;游记文学传统的体裁分类法,对我们也还有参考价值。 我国的山水游记,可以溯源到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记长江、黄河流域的山水景色,虽很有文学价值,但其书终究是一部记地理的学术著作,一般人不把它当作纯文学作品看待。可以说六朝以前散文中还没有游记体。在散文中盛行山水游记的,明代吴纳认为:“其盛自唐始也”。(《文章评体》)中唐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柳宗元,正是以写山水游记闻名。刘禹锡在编寨《柳河东集》时,专门列出“记”体散文门类,有名的永州、记,就归附在这一门类里。步柳之后写游记体的人就多起来了,创作的成果也日益繁富。柳宗元的山水文以写实景见长,后代的山水文或专记实景,或侧重寓情于景,或借景生记,或考贴名胜古物,不拘一格。张相的《古今文综》,辨析历来山水文的不同作法,分列游记文为四类:即记实、寓情、议论利考据。当然,这是就其主要特色而言的,有不少的山水游记是把写景、抒情、议论以至于考据融合在一起,情景相生,理趣结合,构成完整的艺术画面。在山水游记中发议论,寻其端绪,唐人已开其先。唐说的《东山记》,梁肃的《盐池记》,李华的·《贺遂员外菜园小山池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孙樵的《龙多山记》等都有或长或短或隐或显的议论文字。宋人是以好发以比著称的,在游记中也表现出来。共中写得好的,如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苏舜钦的《沧恨亭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篇。“文备众体”是唐宋以来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在记人记事的文章中间有议论,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它是记叙文;同样,在写景文章中有议论,也不能因此而改变其体裁性质。这种山水游记之所以不同于论说文,第一、其记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总是从所记之物的整体着眼,其间穿插的议论(即使议论成分很重甚至很重要,如《游袭禅山记》)都是从叙事中生发出来的,成为整篇游记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也必然有些叙事材料和这个议题无关;论说文却不同,它以议论为主,虽间或援引一二事例作论据,即使援引的事例是长篇的叙事,如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但叙事总是为议论服务,文中每一个叙事材料都与中心议题有关。第二,好的游记文,形象很鲜明,寓意于景,思与境谐,理与趣合,着眼于意境的创造;而论说文则着眼于立论的高低,论证的严密,思辩的逻辑性和理论的说服力。这两者是大异其趣的。把包含有议论成分的山水游记当成论说文,其流弊所至,必然是忽视其形象意义,把理与趣、思与境割裂开来,取其一点,不及其馀,将一座八宝楼台拆碎开来,不成片断;就游记文说,其结构的工巧,剪裁的用心,叙事的笔力等方面的特点,作者的匠心所在,也很容易被忽视。而这些方面,正是王安石这篇游记文的长处。 褒禅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十五里,由两山组成,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所在地;其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又名兰陵山。今统谓之褒禅山。华阳山有前后二石洞,称华阳洞,其后洞即王安石所游之地。距前洞百馀步,有大唐花寺碑,王荆公文中“有碑仆道”者即是。褒禅山东西走向,成条形,海拔约三百公尺,环山秀木森森,“葱倩水不涸,日龙池。”“又有龙洞、罗汉洞、龙女洞、白龟泉诸胜。”山顶上还有古塔一座,塔上大书“宝塔”二字,老笔纵横,远处可睹,旧题为张安国所书。此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唐宋以来就是骚人墨客旅游的胜地。《全唐诗》中记唐人赋诗其间的就有好儿首,如李端的《宿华阳洞寄元称》、陈懈的《寻易称师不遇》、张嫉的《华阳道者》等。李端的诗云:“花洞脱阴阴,仙坛隔杏林。漱泉春谷冷,祷药夹窗深。石上开山酒,松间对玉琴。戴家溪北往,雪后公相寻。”从李诗看,唐代的华阳洞,已是仙客处上栖止的处所。据明人戴重的《褒禅寺记》(注),惠褒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就在这里筑有寺院,北宋名诗人黄鲁直、王介父、王深父皆在寺内留有文字遗迹。明季此寺院宏丽壮观,构造工绝,寺内曾保存过前朝许多佛教文物:“先住持更有玉杵、铁杖、金磬、锦悦、玻璃盘、的檀”以及避尘珠、藏经格等佛家古物。寺院附近,“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所谓“扫四旧”,褒禅山的佛寺和古塔,均被拆毁,大唐花寺碑也被粉碎。)晚明贡士戴重还有一篇《华阳洞记》,对前洞记载很详细:“其前洞圈空经丈,下出端泉,穿石出声。或日泉之源有龙居之。宋元陆中州守王季立尝祈雨于此,有祈雨亭,今亭废而碑记尚存。入洞门二十步,稍折以北,其空渐大,石乳悬款,深窗莫测,不敢复入矣。”(见《河村集》)戴文中提到后洞时说:“其后洞则王介甫之所游记,余未至之也。”(据当地的同志介绍,后洞过于幽深,人所罕至,解放初期曾有土匪潜伏,当时农民协会已将洞口封实。)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到,褒祥山自唐以来就是游览胜地,这里松青竹翠,泉流洞幽,繁花竞艳,乳石争奇。加以佛寺道院,点缀其间;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以王安石之才华,本可以铺采搞文,用细腻的笔调,写一篇道山川之盛的优美的游记文。但是当他秉笔作记时,华山的风光,褒神寺的古迹,却大都被舍弃和割爱了,而集中笔墨,写游后洞的一段经历和体验。从很小的题材中,寄寓了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一个政治家的情操与理趣,“全人神解而兴不穷”。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窥视其文思之奇,也可以见其剪裁运笔的匠心。王安石在此文中表现这样的意境,对题材作如此的安排,是与他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三十四岁时的王安石,已卓然自立,并锐意改革,“概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在学业上,他博览群书,穷极古今之学以致用;在十二年的地方官任内,兴利除弊,政绩卓著。欧阳修在推荐他入朝为官的表文内,称赞他“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文辞政治,著闻于时。”就在他写《游褒神山记》的前一月,即至和元年六月,他写了一篇《通州海门兴利记》,赞扬州守沈兴宗兴修海门水利工程,招集流亡,发展生产,平除水患,在“民之垫于海,呻吟者相属”的“创残穷敝”之乡,做出了成绩,改变了面貌。他认为沈兴宗“好学知方”,有志有力,“海门之政”可以作为全国各地官吏施政的榜样。文中还指出,沈某如能“竞其学,又将有大者焉,此何足以尽吾沈君之才!”鼓励沈兴宗勿怠勿止,再接再励,可望取得更好的政绩。一个月后,他来到褒禅山,览物起兴,连类而及,对这个主题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志趣和抱负。这一切又都是通过所历所见所感诉诸形象给人以感染。从行文方面看,则叙事简括,笔力雄健,详所感而略所见。简括处,大笔勾勒,“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褒禅山和华山洞的概貌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记所感,则文辞婉曲,层层深入,文愈深而意愈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游褒禅山记》在写作方面的这些长处,同样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编辑于 2022-10-07 21:10诗词赏析王安石​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游褒禅山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游褒禅山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网站首页

唐诗精选 诗词大全 年代诗词 诗词三百首 诗词作者 诗词鉴赏 诗句名句 诗经译注 名言名句 古诗文赏析 诗词归类 学生诗文 诗歌大全 古籍古文 诗词典故 诗词文章 诗词考题 图文诗词 每日诗词 散文・美文

汉语・成语

主页 > 学生诗文 > 中学生古文名篇 >

《游褒禅山记》

2023-12-02 可可诗词网-中学生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 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①慧褒②始舍③于其址④,而卒⑤葬之⑥;以故其后名⑦之曰“褒⑧禅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⑩也。距其院东(11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12)其乃(13)华山之阳(14)名之也。距洞百余步(15),有碑仆道(16),其文漫灭(17),独其为(18)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19)“华”如“华实”之“华”者,盖(20)音谬(21)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22)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23),入之甚寒,问其深(24),则其(25)好游者不能穷(26)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27)火(28)以(29)入,入之愈深,其(30)进愈难,而其见(31)愈奇。有怠(32)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33)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34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35)深,则其(36)至(37)又加(38)少矣。方(39)是时(40),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41)也。既其(42)出,则或(43)咎(44)其(45)欲出者,而余亦悔其(46)随之,而不得极(47)夫(48)游之乐也。

于是(49)余有叹(50)焉(51)。古人之(52)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53),以其求思(54)之(55)深而无不在(56)也。夫夷(57)以(58)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59)、非常(60)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61)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62),至于幽暗昏惑(63)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66),于(67)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矣,而(68)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69)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70)悲(71)夫古书之(73)不存,后世之(74)谬其传(75)而莫(76)能名(77)者,何可胜(78)道也哉(79)!此所以(81)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82)也。

四人者:庐陵(83)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85),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86)。至和元年(87七)月某日,临川王某(88)记。

[注 释]

①浮图:梵(fàn)语(即古印度语)的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佛塔),这里是对得道高僧的敬称。②慧褒:唐代高僧。③舍(shè):名词用如动词,筑舍定居。④址:山脚。⑤卒:死。⑥葬之:“葬于之”的省略。⑦名:名词用如动词,取名,称呼。⑧褒:指慧褒和尚。⑨禅:梵语“禅那”的简缩,意为“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这里指禅师(过去对和尚的尊称)。⑩庐冢(zhǒng):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作“庐冢”。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冢,坟墓。(11)东:名词作状语,往东。(12)以:因为。(13)乃:是。(14)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15)步:走路举足两次,不同于现代所指的举足一次。(16)仆(pū)道:“仆于道”的省略。仆,向前跌倒,也泛指倒下。(17)漫灭:模糊,磨灭。(18)为:有。(19)言:说,这里是“念”、“读”的意思。(20)盖:大概。(21)谬:错误。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华”的古音写的今字,仍应按古音读huā,而不应读“华实”的“华huá。”(22)山:这里借全体代部分,指山路。(23)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24)深:形容词用如名词,指深浅。(25)其:那些。(26)穷:穷尽,走到尽头。(27)拥:持。(28)火:这里借指火把。(29)以:而。(30)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31)见:动词用如名词,指见到的景色。(32)怠:懈怠,松劲。(33)且:将。(34)不能:不到,不及。(35) 又:更。(36)其:那。(37)至:动词用如名词,指到达的人。(38)加:更加。(39)方:当,正在。(40)是时:这时。这里应译作“那时”。(41)明:形容词用如动词,照明。(42)其:我们。(43) 或:有人。(44) 咎(jiù):责怪。(45)其:那个。(46)其:自己。(47)极:尽,尽兴。(48)夫(fú):代词,那。(49)于是:对于这。(50)叹:动词用如名词,感慨。(51)焉:句末语气词,啊。(52)之:取消“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它充当大句子的主语。(53)得:心得,收获。(54)求思:探究和思考。(55)之:结构助词,用在谓语和�a语之间,可译为“得”。(56)无不在:无处不在。意思是没有什么事物不在探究、思考的范围内。(57)夷:平坦。(58)以:连词,同“而”。(59)瑰(guī)怪:壮丽奇特。(60)非常:不同凡响,不寻常。(61)随以止:“随之以止”的省略。之,指“怠而欲出者”。以,连词,而。(62)随以怠:“随之以怠”的省略。(63)昏惑:使人迷乱,这里用如名词,指使人迷乱的地方。(64)物:与“己”相对,指己身之外的各种客观事物、条件等。(65)相(xiàng):动词,辅佐,帮助。(66)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之类的话,意思是自己的体力足可到达却没有到达。焉,于之。(67)于:在。(68)而:却。(69)其:难道。(70)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71)悲:感叹。(72)夫(fú):那。(73)之:取消“古书不存”的独立性。(74)之:取消“后世谬其传”的独立性。(75)谬其传:以谬误相传,也就是“以讹传讹”的意思。(76)莫:没有人。(77)名:动词,指识其本名。(78)胜:尽。(79)也哉:表示感叹的语助词,“哉”的前面加“也”字,加重感叹的语气。(80)此所以:这就是……的缘故。(82)之;它(指流传的文字材料)。(83)庐陵:今江西省吉安。(84)长乐:今福建省长乐。(85)王回深父(fǔ):王回,字深父,北宋理学家。父,同“甫”。(86)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安国是王安石的大弟弟。安上是王安石最小的弟弟。(87)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赵祯年号。(88)王某:王安石自称。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写“某”或在“某”上冠姓,待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译 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朝的和尚慧褒原先就在这山脚下筑舍定居,死后就埋葬在这里,因此,在那以后人们就叫它“褒禅山”。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守护慧褒坟墓的房子。离那禅院往东五里,即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所以这样称呼它。离洞一百多步路,有块石碑倒在路旁,它上面的碑文因剥蚀模糊不清了,但从它的残存的字迹中,还能认得出“花山”(的字样)。现在把“华”读作“华实”的“华”,大概是音读错了。

那(华山洞)下面平坦开阔。有股泉水从洞旁边涌出,游览(时),(在洞壁上)题写诗文的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沿山路往上走五六里路,有一个洞又深又暗,走进洞去感到很冷,(要)问它的深浅,就连那些好游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进洞越深,那么前进越是困难,而所看到的景象也就越奇妙。(这时)有个泄了气想要出去的人,说:“要不出去,火把就快燃尽了。”于是(大家)就跟他一起退了出来。(大致)我们到达的地方,同好游的人相比,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可是看洞的两壁上,到这儿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那洞内更深处,那到过的人就更少了。(其实)那时候,我的体力(本来)还足够再往里走,火把也还足够照明的。(所以)出来之后,就有人埋怨那个要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跟着他(出来了),因而没能尽情享受到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深有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往往有心得,(那是)因为他们钻研得很深,因而没有(什么事物)不在(他们)探讨、思考的范围之内。(地势)平坦而又就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地势)险恶而又遥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然而世上奇特雄伟,瑰丽怪绝,异乎寻常的景观,(却)往往是在艰险遥远因而人们很少达到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气的人是不可能达到的;(可是即使)有了志气(又)不跟着(泄气的人)而停止前进,然而(如果)力量不够,也是不可能到达的。(既)有志气和力量,又不(在中途)跟着别人而松劲,(可是)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惘的地方,(如果)没有外力来帮助自己,仍然不可能到达。但如果你的能力完全能够到达(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自然)是值得讥笑,而在自己看来也是值得悔恨的;(如果)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仍然没能到达,(那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难道有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那块倒卧的石碑,又由此感叹,(由于)古代的许多文献没能留存,致使后代的人以讹传讹,却没有人能说个明白,(这种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而谨慎采用流传下来的文字材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安石记。

[鉴 赏]

叙议紧密有机结合是本文一大特色。全文分五个自然段,除第五段为附加部分外,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二自然段为记叙部分,记游褒禅山之所见所闻。第三、四自然段为议论部分,写游山之所感,是记叙部分的升华。文中的叙事为议论提供感性依据,然后通过议论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文章前后照应,别具匠心。第一段写“有碑仆道”,似属闲笔,其实是为第四段“悲夫古书之不存”、“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的议论作铺垫。第二段、第三段更是环环相扣:记前洞之“平旷”,与“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的议论相呼应,记后洞之“窈然”、“甚寒”与“险以远,则至者少”的议论相呼应。记后洞“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议论相呼应。记游洞时“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与关于“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尽吾志”的重要性遥相呼应,结构极为严谨,浑然天成。

字数:4334

注释[作者及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请参看《伤仲永》之“作者及作品简介”。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记游引发议论的散文,为王安石三十四岁时任舒州通判时所作。褒禅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十五里。

作者:王安石

知识来源: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下一篇:《伶官传序》

上一篇:《六国论》

发布时间:2023-12-0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xueshenggushiwen/guwenmingpian/39904.html,转载请保留。

今日更新

《屈原列传》

[2019-04-22]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9-04-22]

《报任安书(节选)》

[2019-04-22]

《弈秋》

[2019-04-22]

《齐人有一妻一妾》

[2019-04-22]

今日推荐

公众号

点击排行

1《郑人买履》

2《刻舟求剑》

3《童趣》

4《三峡》

5《《论语》十三则》

6《山市》

7《以虫治虫》

8《梵天寺木塔》

9《狼》

10《陈太丘与友期》

精彩图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可可诗词网:

致力于传播中国诗词文化!

人生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

诗句大全

可可人物网

食功效

汉语成语大全

微百科

《游褒禅山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游褒禅山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网站首页

唐诗精选 诗词大全 年代诗词 诗词三百首 诗词作者 诗词鉴赏 诗句名句 诗经译注 名言名句 古诗文赏析 诗词归类 学生诗文 诗歌大全 古籍古文 诗词典故 诗词文章 诗词考题 图文诗词 每日诗词 散文・美文

汉语・成语

主页 > 古籍古文 > 古文名篇 >

《游褒禅山记》

2019-04-21 可可诗词网-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1)。唐浮图慧褒(2),始舍于其址(3),而卒葬之(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6)。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7)。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8),其文漫灭(9),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10),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11)。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12),而记游者甚众(13),――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14),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5),――谓之 “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16);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17),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18),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19),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20)。既其出(21),则或咎其欲出者(2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3)。

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2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5)。夫夷以近(26),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27),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28);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29)以相(30)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3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3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33),何可胜道也哉(3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5)。

四人者(36): 庐陵(37)萧君圭君玉(38),长乐(39)王回深父(40),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1)。

至和元年(42)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注释〕(1)褒禅山: 在安徽省含山县北。(2)浮图: 梵文(印度古文字)的音译,亦译作“浮屠” 。古代和尚和佛塔都叫浮图,这里指和尚。慧褒: 唐代高僧。(3)舍: 建庐定居的意思。(4)卒: 去世。(5)禅: 梵文 “禅那” 的省称,是佛教徒的一种修养方法,后泛指与佛教有关的人、事。(6)庐冢(zhong): 即庐墓,修建在墓旁的房子。冢:坟墓。(7)阳: 山的南面叫阳。(8)仆道: 倒在路旁。仆: 倒。(9)漫灭:磨灭,模糊不清。(10)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残留的文字中单只花山两个字还可以辨认出来。独: 单独。(11)盖: 大概。音谬: 把字音读错了。(12)侧出: 从旁边涌出。(13)记游者: 指在石壁上题字以记游的人。(14)窈(ya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15)好游者: 爱好游览的人。穷: 走到洞尽头。(16)拥火: 拿着火把。以: 而。(17)怠:惰,这里指懒于深入前进。(18)不能十一: 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19)方是时:当这个(从洞内退出来的)时候。(20)明: 照明。(21)既其出:出洞之后。既: 已经。其:语助词。(22)咎(jiu): 责怪。(23)极夫(fu):尽。夫:语气词。(24)得: 心得,收获。(25)以:因为。求思: 探求。(26)夫夷以近: (道路)平坦而又近。夷: 平坦。以: 而。(27)瑰怪: 壮丽奇特。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的壮观景象。(28)不随以止: 不跟着别人一起停止不前。(29)物: 外力、机缘。(30)相: 帮助。(31)然力足以至焉: 意思是说,力量足以到达(而结果却没有达到)。(32)悲夫:感慨的意思。(33)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以讹传讹,使人不明白真象。(34)何可胜道: 哪里能说得完。(35)慎取:谨慎地选择。(36)四人者: 指同游的四个人。(37)庐陵: 现在江西省吉安县。(38)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39)长乐: 今福建省长乐县。(40)王回深父(fu):王回,字深父。宋代理学家。(41)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的两个弟弟。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42)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 宋仁宗年号。

〔鉴赏〕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他变法前在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任职时所写的名作。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篇游记,但细读全篇,便知不是以记游为重点,而是借记游写感想,发议论,是游记文的变格,又是议论文的特殊样式,可以说是一篇游记式的论说文。

作为一篇游记,本文按照游程的顺序,很有层次地描写了山水景物和名胜古迹。一开头,叙述褒禅山名称的来历,其次写游山洞及出洞后的心情,再次写游览的感想,最后补写零星体会和同游之人及游览日期。作者根据自己敏锐的观察和亲身的体会,用生动的语言,精练的笔触,神形毕肖地把一般人容易忽视或遗忘的自然景色,图画般地再现出来,使读者产生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作者意不止此。他不是纯客观地描绘山水,而是在刻画奇妙景象的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之中,使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契合无间地结合在一起,把记游与说理巧妙地熔于一炉。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本朝人尚理。” 正如宋诗出现了议论化的倾向一样,宋人也利用游记进行说理。本文即一显例。作为一篇论说文,作者以游山为喻,借物言志。首先借游览华山洞的奇景和出游后的感受,提出总的论点: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其成就是没有止境的,愈要深入,碰到的困难就愈多,而所得到的收获也就愈大。但一般的人却浅尝辄止,“怠而欲出” ,不肯努力深钻,“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必须经过苦钻才能取得。在这一总的论点之下,作者又进一步阐述了两点精辟的见解:第一,一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有志” ,即树立雄心壮志;必须有“力” ,即具备足够的能力; 还必须有“物以相之” ,即争取外物的帮助。在 “志” 、“力” 、“物”三者的关系中,作者着重强调了 “有志” 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树立了雄心壮志,无论探讨高深的学问,还是创立宏伟的事业,才不会避难就易,半途而废; 树立了雄心,认定了目标,勇往直前,百折不回,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不至于后悔,可以免于受讥笑。第二,从亲见的碑文漫灭的事实中体会到,由于古书不存,文献不足,对于过去的事物,要“深思而慎取” ,决不能随便盲从,以讹传讹,妄加判断。这两点,概括起来就是: 立志进取,勤于思考。

作者在表达这种深刻而有情趣的哲理时,没有孤立的说教,始终紧扣游览探胜的叙述,联想自然,没有生拉硬扯的毛病。从通篇的章法看,前半部分主要是记游,后半部分主要是说理。记游时,句句为后面的说理作伏笔; 说理时,又处处紧联前面的记游。全文明写记游,暗寓哲理,以记游为先导,由叙事带出议论,记游是生发哲理的前提,议论是在具体叙事基础上的概括。前后呼应,环环相生,既使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叙事增加了思想深度。

《游褒禅山记》中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不是空泛之谈,故弄玄虚,而是王安石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定“变法”对于振兴国家有利,就不顾保守派的攻击,坚持推行新法,毫不动摇,这正是不畏“险远” ,追求“非常之观” 的精神的体现。他反对守旧,主张改革,在研究学问上也独抒己见,创立新义,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为推行新法提供理论根据,这正是对古书要“深思而慎取”精神的生动发挥。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阐发的哲理,对于鼓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立志奋发图强,努力攀登事业的高峰,以达到既定的目的,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很强调文学的作用。他首先强调文章的内容,主张“所谓文者,务在有补于世” (《上人书》)。同时也很重视艺术形式的作用,认为文之有辞,“犹器之有刻镂绘画” (《上人书》)。他的散文时出新意,自树一帜,识见高远,议论透辟,语言简朴,笔力雄健,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逻辑性。《游褒禅山记》,就是颇具这种特色的名篇,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理论上的诱导和情绪上的感染。全文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得到和谐的统一,体现了王安石散文的独特风格。

字数:3424

作者:陆坚

知识来源: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975-979页.

下一篇:《赠盖邦式序》

上一篇:《祭欧阳文忠公文》

发布时间:2019-04-2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pian/39629.html,转载请保留。

今日更新

桃花源记

[2019-06-24]

归去来兮辞

[2019-06-24]

兰亭集序

[2019-06-24]

陈情表

[2019-06-24]

雪赋

[2019-06-24]

今日推荐

公众号

点击排行

1《左传・季梁谏追楚师》

2《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3钱公辅《义田记》

4归有光《沧浪亭记》

5魏禧《大铁椎传》

6欧阳修《醉翁亭记》

7班固《苏武传》

8苏轼《喜雨亭记》

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10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精彩图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可可诗词网:

致力于传播中国诗词文化!

人生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

诗句大全

可可人物网

食功效

汉语成语大全

微百科

黄河移民咨询首页 - YellowRiver Immigration Service Inc

黄河移民咨询首页 - YellowRiver Immigration Service Inc

立即咨询

FAQ关于我们扎根美国服务范围

FAQ关于我们扎根美国服务范围

FAQ关于我们扎根美国服务范围

无数异议人士身体力行证明那片土地很难改变那就改变我们自己

流入另一个文明黄河移民服务中心

"让那些因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历经长途跋涉也已疲惫不堪,身无分文的人们,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怀抱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Emma Lazarus

专业.

YellowRiver Immigration Service Inc. 是一家位于美国洛杉矶的新移民服务公司,由Mark王维和他的同事们共同经营管理。

专注.

数十年来坚定不移的支持普世价值观,并持续帮助国内人士在美国扎根。

专心.

本着「 少而精」的理念,我们只服务理念一致的人,保证最高质量的服务交付水平和专业水准。.

Mark 王维

安徽人,政治庇护移民美国六年。

Jackson 王中伟

洛杉矶新移民互助会发起人

安徽人,2023旧金山APEC会议抗议习近平的“皇帝哥”

改地址,工卡申请 ,更新;绿卡申请,更新 ;入籍申请;

About Us

Our Works

Our Works

We develop everything from scratch to guarantee the unique and outstanding design 

Learn more about our process behind the scene.

Design Process

© 2024 YellowRiver Immigration Sevice 黄河移民服务 . All Rights Reserved.

游褒禅山记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游褒禅山记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古诗文网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我的

APP

游褒禅山记

作者: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2)卒葬之;以故(3)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4)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5)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6),其文(7)漫灭,独(8)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9)。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10),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11)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12)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13)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14)愈奇。有怠(15)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16)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17)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18)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19),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20)明也。既(21)其出,则(22)或咎其欲出者(2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24)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25)深而无不在也。夫(27)夷以(26)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28)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29)又不随(30)以怠,至于(31)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32)至焉,于人(33)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34)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35)!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36)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37)也哉!此所以(38)学者不可以(39)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40)萧君圭君玉,长乐(41)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42)平父(fǔ)、安上纯父(fǔ)。  至和元年(43)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注释  ⑴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⑵而:连词,并且。卒:死,去世。之:指褒禅山麓。  ⑶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⑷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⑸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⑹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⑺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⑻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⑼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⑽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⑾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⑿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⒀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⒁ 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⒂ 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⒃ 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⒄ 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⒅ 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⒆ 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⒇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比如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悲:叹息  (40)庐陵:现在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41)长乐:现在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42)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现在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1-8]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初慧褒和尚墓边的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幽深的洞穴,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大都能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问题深远而广泛全面。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还有谁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得到的收获了。  我(返回)到那倒在路上的石碑时,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原因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氏王安石记。

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赏析  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贾谊)。”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基于本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  总结: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⑵叙议结合,因事说理。⑶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6485481407d1.aspx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40篇诗文 ► 474条名句

完善

猜您喜欢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花何在 一作:家何在)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宋代·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550c4be4735.aspx

六丑·蔷薇谢后作

周邦彦〔宋代〕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花何在 一作:家何在)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完善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宋代·晏殊《中秋月》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38b61012996.aspx

中秋月

晏殊〔宋代〕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完善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唐代·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99781fcb425.aspx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唐代〕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完善

微信扫码登录

首次需关注公众号 |账号登录

X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散文精选 - 品诗文网

>

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散文精选 - 品诗文网

手机访问 | 精选专题 | 网站地图

诗集名句主题诗人诗塾

品诗文网

文章辞赋古诗大全诗词赏析至理名言咏花诗集历史文化阅读写作 世界文学

辞赋名篇

古文观止

散文精选

作品鉴赏

文学评论

童话阅读

元曲赏析

散文随笔

文学百科

宋诗精选

骈文经典

诗词入门

诗词评论

诗词人物

大家论诗

诗词研究

元明清诗

汉魏朝诗

诗经鉴赏

千家诗集

杂文鉴赏

名诗鉴赏

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时间:2019-09-18 16:18:06

手机版

作品:游褒禅山记 简介本篇选自《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王文公文集》一百卷,文五十六卷,诗四十四卷,收录了他大部分诗文,与《临川先生文集》内容大致相同。本篇是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借游山来说明治学的道理,强调“志”在治学或创业方面的突出作用,指出不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而应具有坚定不移的志气和顽强的毅力。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①,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③,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⑤,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⑥,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注释①浮图:梵语,“佛陀”、“浮屠”、“佛图”的异译,有时指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②庐冢(zhǒnɡ):即庐墓,修建在墓旁的房子。 ③窈(yǎo)然:幽深的样子。 ④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 ⑤相(xiànɡ):帮助、辅佐。 ⑥悲夫:感慨的意思。译文褒禅山也叫做华山,唐朝僧人慧褒最初在这里建造房舍,而他死后又葬在此地,因此,这以后就名叫褒禅山。现在称之为慧空禅院的,就是慧褒的房舍和墓地。距离这禅院以东五里地,叫做华山洞的,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取此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座石碑倒伏在路上,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其中只有个别文字尚能认出的,叫做“花山”。如今把花山读为“华实”的“华”,可能是读音错误吧。山下面平坦宽阔,有道泉水从其侧旁流出,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很多,此处即是人们所说的前洞。由此山再登上约五六里路,有一处洞穴幽暗深邃,进得里面寒气森森,打听它有多深,即使是酷好游览的人也没有到达过尽头,此处叫做后洞。我和四个人举着火把进去,入洞愈深,前行愈难,但所见愈奇。有个懈怠想要退出的同伴,说:“不出去,火就要燃尽了。”于是我们随他而出。大概我所达到的,比起酷好游览的人来,还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但是察看洞的左右石壁,来到这里题记姓名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洞越深远,到过的人就更加少了吧。正当那时,我的体力还足以继续深入,火把也满可以继续照明的。大家已经出来了,有的就责怪那提议出来的人,同时我也后悔跟随他出来,不能尽兴享受游赏的快乐。在这儿我很有感触。古人观察天地、山河、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收获,是由于他们探索思考得深入而广泛。平坦而路近的,游人就很多;艰险而遥远的,去的就很少了。可是世上那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不同寻常的胜景,却常常是在艰难而遥远、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没有志气的人是不能够达到的。有志气且不随人中止的,然而力气不足的人,也是不能达到的。既有志气又有体力,并不随人懈怠,但走到黑暗迷惑的处所而没有器物来帮助他,还是不能够达到的。然而体力充足可以到达而中止的,旁人就可以讥笑他,他自己亦会悔恨。如果尽了力,还不能达到的话,自己就可以无悔,而旁人又有谁能讥笑他呢?这就是我的心得体会。我看到倒伏的石碑,从而又惋惜许多古籍不能保存下来,后世以讹传讹,使人不明真相的,那是说不胜说的啊!这就是为什么学者不可不深思而谨慎地利用它的缘故。同游的四人是:庐陵的萧君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某日,临川的王某记。

导航:品诗文网 > 文章辞赋 > 散文精选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上一篇:沧浪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爱莲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猜你喜欢

《万盛之翼》张立华散文赏析

后汉书《袁安传》译文赏析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

成吉思汗

韦皋

忍学《六十八 无疾言剧色》译文与赏析

《时间夹缝中的小巷》范佳荫散文赏析

百家姓《叶(yè)》姓起源

新文学反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

《流年似水》二水散文赏析

左传全集《祁奚请老》原文赏析与注解

革新

百家姓《侯(hóu)》姓起源

范小青《灵山的夜晚》经典散文全集

癌症

《半升葫芦》徐庶散文赏析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敬民用典名句

《达活泉走着……》古柳散文赏析

《哭和笑》周莹散文赏析

时间简史〔插图版〕

随机推荐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原文翻译注释...

前赤壁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白自荐书《与韩荆州书》原文翻译及...

季羡林《八十述怀》散文鉴赏

刘成章散文《安塞腰鼓》黄土高原民风...

张爱玲《爱》经典悲惨爱情散文作品原...

汪琬《传是楼记》劝学散文作品原文翻...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原文翻...

李密文言文《陈情表》抒情作品原文翻...

《曹刿论战》原文赏析及翻译

文章荟萃

〔法国〕罗曼·罗兰《鼠笼》抒情散文鉴赏

〔台湾〕卓俐君《黑发吟》抒情散文鉴赏

季羡林《黄昏》抒情散文鉴赏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抒情散文鉴赏

严阵《黄山烟雨》抒情散文鉴赏

菡子《黄山小记》抒情散文鉴赏

钟敬文《黄叶小谈》抒情散文鉴赏

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抒情散文鉴赏

〔俄国〕屠格涅夫《麻雀》抒情散文鉴赏

〔苏联〕高尔基《鹰之歌》抒情散文鉴赏

精选专题

李煜诗词意象

毛泽东诗词赏析

苏轼诗集鉴赏

爱国诗词集鉴赏

朱自清散文赏析集

辞赋名篇

古文观止

散文精选

作品鉴赏

文学评论

遗闻逸事

元曲赏析

散文随笔

文学百科

古文辞类纂

经典文章

诗人大全

李白

苏轼

白居易

陆游

王安石

杜甫

孟浩然

韦应物

范仲淹

孟郊

温庭筠

辛弃疾

杜审言

王勃

崔颢

王维

刘长卿

钱起

刘禹锡

元稹

杜牧

许浑

李商隐

林逋

王禹偁

晏殊

梅尧臣

欧阳修

黄庭坚

宋之问

王翰

王之涣

李清照

纳兰性德

陶渊明

李煜

韩愈

柳宗元

柳永

曹操

屈原

李贺

岑参

王昌龄

曹植

杨万里

秦观

晏几道

韦庄

周邦彦

虞世南

贾岛

颜真卿

李隆基

骆宾王

刘戬

李约

张继

岳飞

朱熹

唐寅

罗隐

高适

张九龄

马致远

陈子昂

胡曾

周昙

牟融

曹雪芹

范成大

贺铸

姜夔

卢纶

郑板桥

杜荀鹤

吴文英

龚自珍

周敦颐

姚合

贺知章

于谦

毛泽东

陆九渊

杜秋娘

杨慎

袁枚

祖咏

赵师秀

叶绍翁

王淇

张若虚

李颀

卢照邻

李瞡

蒋捷

李之仪

宋祁

冯延巳

陈与义

陈亮

张孝祥

张元干

刘过

晁补之

臧克家

金昌绪

刘方平

贾至

李益

张籍

张仲素

戴望舒

郭沫若

朱湘

席慕蓉

徐志摩

卞之琳

艾青

杨唤

刘大白

洛夫

冰心

冯雪峰

叶芝

纪弦

顾城

歌德

雷抒雁

普希金

陆龟蒙

韩偓

曾巩

晁端友

汪元量

陈沆

顾况

史达祖

袁去华

李端

司空曙

刘克庄

刘辰翁

蔡伸

元结

常建

谢灵运

文天祥

元好问

朱庆余

丘为

赵以夫

赵令畤

王建

汪曾祺

莫泊桑

冯唐

赵孟頫

王冕

苏彦文

刘希夷

贯云石

周文质

郑光祖

卓文君

徐再思

周德清

卢挚

刘时中

曹松

萧衍

张谓

程垓

曹冠

晁冲之

张耒

周紫芝

李曾伯

赵鼎

高观国

吴潜

张炎

戴复古

沈期

卢仝

叶梦得

刘仙伦

张旭

陈人杰

王沂孙

韩元吉

张先

林庚

严蕊

朱淑真

李涉

刘伶

姚燧

王实甫

司马光

班固

赵佶

黄巢

何逊

泰戈尔

郁达夫

王蒙

哈代

石川啄木

聂绀弩

柳亚子

沈从文

周作人

吴向东

林徽因

余秋雨

朔梅

许地山

白玮

老舍

朱正芳

刘绪贻

熊召政

王政佳

安庆恩

吴淮生

南怀瑾

傅斯年

梁漱溟

郑振铎

钱钟书

高启

陈师道

陈维崧

朱庆馀

张祜

张恨水

苏曼殊

莎士比亚

关于我们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学上最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诗词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诗词之美,止于臻美。品诗文网旨在弘扬中华名族的诗词文化,传承我中华文明。

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网站动态

提供 全唐诗库,全宋词库,诗词意象,诗集大全,诗词名句,辞章典故,诗人大全

CopyRight © 2016

品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4563号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会了么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705162871431168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7155783573505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9180885905408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从此,褒禅山声名远播……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我国古代游记中的名篇,历来颇受重视。明清以来的重要散文选本,如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姚薪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林西仲的《古文析义》,张相的《古今文综》等都将此文遴选入书。现代人选编的一些古代散文选本,文科院校的古典文学教材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也都选了这篇文章。但人们对这篇游记,品评的意见,论文的方法,却不尽相同。现在流行的一些分析文章,往往从义理着眼,重在探索某些语句含义之深刻及其对现实的教育意义等。这无疑也是重要的。此文确实表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寓意很深刻:为学、从政,都必须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敢于探求险境,不能半途而废,力求登峰造极。但是对待游记文学,不考虑文学特点,忽视形象分析,不剖析作者的“情”与“思”,“理”与“趣”是怎样结合的,不探求文章的意境,只谈义理,就难免要断章取义。古人评诗,谈诗境;评文,谈文境,抓住文学特点来谈文学,值得我们取法和借鉴。如何从形象入手,考虑全篇,披文以入情呢?我以为前人对此文的评论,其中有一些对我们还有启示作用,如明清的散文家,在评点《游褒禅山记》中,有两句话就很值得我们玩味:“逸兴满眼,馀音不绝。”这两句是明代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对此文下的总评。《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古文析义》、《古今文综》等都援引此语,或冠于简首,或殿诸篇尾,引导读者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领略其意味,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引起联想,得到启益。所谓“逸兴”,是指超乎寻常的意趣和兴味,是作者的情思与所写的景象,乳水融合构成意象所产生的特有的艺术感受。王勃的《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造飞”;李白的《宣州谢楼钱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都用“逸兴”二字形容自己形象思维成熟时所特有的心境和艺术感受。诗人触景生情,情随物迁,神驰景外,遐想万千。思风发于胸臆,窥意象而运用逸兴,从写作手法说,就是在景物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起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产生着“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游褒禅山记》满眼的“逸兴”表现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作者既没有写褒禅山“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盛,也没有具体描绘华山洞有哪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但是他记游踪,写慧空禅院的来历与方位,辨仆碑上文字以证“华山”原读音之谬,状华山前后两洞的不同特点:前洞平旷,有泉侧流;后洞幽深,寒气袭人。 文中记其所见所闻所感,“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古文观止》语评)左右逢源,浑为一体。王安石记游,和有些人写山水,状风物,“牢笼百态”、“形容极致”的写法确乎有所不同,“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宋史·王安石传》)其精妙之处就在于自然、准确、传神。文中记后洞,最吃紧处,避实就虚,用虚写的办法,渲染环境气氛,也就是用旅游者行动、神态和感受来烘托和陪衬:进,未见其写经历哪些困难,却使人感受到其前进之难;见,未见其写怎样奇,却使人感受到其所见之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火,本未尽,而拥火者深悉其尽,偕游者这中既想探奇而又怀有某种畏难甚至恐惧的心情,不正是这个深邃、幽暗、艰险、奇特的山洞给他们的感受吗?正是由于畏难而中途退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后悔而引出的感叹也就极为自然而真切,其深刻的寓意也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就一般常见的游记文说,总是叙山水之胜,状见闻之奇,以及在探幽寻奇中所感受到的快乐。而王安石这篇游记,却写了遇难而退,未能尽野游之乐而引起了悔恨与慨叹,从反面做文章,写出另一种意境,已属别开生面;而作者又进一步从治学、为事、从政立论,寓意于言外,开拓作品的境界,恢宏读者的胸襟,使人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许多联想。所谓“逸兴满眼,馀音不绝”,其意就在于此。 王安石的散文,受了韩愈的影响,和韩、柳的散文是一脉相承的。但他又以独创的风格而自成一家。就论文的观点看,他对韩、柳“文以明道”的主张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文的本意不在于“明道”,而在于“经世”和“济用”。作文必须要有自己的真切体会,要有“自得之见”,“求其根底济用”,“务为有补于世。”这种观点,贯穿在他的创作实践之中,写游记文也是如此。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写其有所得的见解是这么两点:一、要历险远,领略奇伟、瑰怪的风光,必须有志、有力,勿怠、勿止,还须借物力以相助;二、从仆碑文字漫灭的情况,联想到古书散供不存,谬传必多,因此学者必须“深思而慎取。”这两点,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两者都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所感,是其所见所闻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它从形象的整体中割裂开来。游记文中的意境,是“意”与“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没有深意,固然写不出新意境;没有佳境,其意也无所附丽。我们分析游记文,不能离开作者所写之境,去追求其微言大义的。 对于《游褒禅山记》的体裁问题,《中华活叶文选》、《王安石诗文远注》和许多大专院校的教材都普遍地将此文列为说理文或论说文的一种,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认为,了解我国游记文学的创作传统,对于弄清这个问题可能有帮助;游记文学传统的体裁分类法,对我们也还有参考价值。 我国的山水游记,可以溯源到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记长江、黄河流域的山水景色,虽很有文学价值,但其书终究是一部记地理的学术著作,一般人不把它当作纯文学作品看待。可以说六朝以前散文中还没有游记体。在散文中盛行山水游记的,明代吴纳认为:“其盛自唐始也”。(《文章评体》)中唐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柳宗元,正是以写山水游记闻名。刘禹锡在编寨《柳河东集》时,专门列出“记”体散文门类,有名的永州、记,就归附在这一门类里。步柳之后写游记体的人就多起来了,创作的成果也日益繁富。柳宗元的山水文以写实景见长,后代的山水文或专记实景,或侧重寓情于景,或借景生记,或考贴名胜古物,不拘一格。张相的《古今文综》,辨析历来山水文的不同作法,分列游记文为四类:即记实、寓情、议论利考据。当然,这是就其主要特色而言的,有不少的山水游记是把写景、抒情、议论以至于考据融合在一起,情景相生,理趣结合,构成完整的艺术画面。在山水游记中发议论,寻其端绪,唐人已开其先。唐说的《东山记》,梁肃的《盐池记》,李华的·《贺遂员外菜园小山池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孙樵的《龙多山记》等都有或长或短或隐或显的议论文字。宋人是以好发以比著称的,在游记中也表现出来。共中写得好的,如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苏舜钦的《沧恨亭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篇。“文备众体”是唐宋以来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在记人记事的文章中间有议论,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它是记叙文;同样,在写景文章中有议论,也不能因此而改变其体裁性质。这种山水游记之所以不同于论说文,第一、其记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总是从所记之物的整体着眼,其间穿插的议论(即使议论成分很重甚至很重要,如《游袭禅山记》)都是从叙事中生发出来的,成为整篇游记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也必然有些叙事材料和这个议题无关;论说文却不同,它以议论为主,虽间或援引一二事例作论据,即使援引的事例是长篇的叙事,如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但叙事总是为议论服务,文中每一个叙事材料都与中心议题有关。第二,好的游记文,形象很鲜明,寓意于景,思与境谐,理与趣合,着眼于意境的创造;而论说文则着眼于立论的高低,论证的严密,思辩的逻辑性和理论的说服力。这两者是大异其趣的。把包含有议论成分的山水游记当成论说文,其流弊所至,必然是忽视其形象意义,把理与趣、思与境割裂开来,取其一点,不及其馀,将一座八宝楼台拆碎开来,不成片断;就游记文说,其结构的工巧,剪裁的用心,叙事的笔力等方面的特点,作者的匠心所在,也很容易被忽视。而这些方面,正是王安石这篇游记文的长处。 褒禅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十五里,由两山组成,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所在地;其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又名兰陵山。今统谓之褒禅山。华阳山有前后二石洞,称华阳洞,其后洞即王安石所游之地。距前洞百馀步,有大唐花寺碑,王荆公文中“有碑仆道”者即是。褒禅山东西走向,成条形,海拔约三百公尺,环山秀木森森,“葱倩水不涸,日龙池。”“又有龙洞、罗汉洞、龙女洞、白龟泉诸胜。”山顶上还有古塔一座,塔上大书“宝塔”二字,老笔纵横,远处可睹,旧题为张安国所书。此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唐宋以来就是骚人墨客旅游的胜地。《全唐诗》中记唐人赋诗其间的就有好儿首,如李端的《宿华阳洞寄元称》、陈懈的《寻易称师不遇》、张嫉的《华阳道者》等。李端的诗云:“花洞脱阴阴,仙坛隔杏林。漱泉春谷冷,祷药夹窗深。石上开山酒,松间对玉琴。戴家溪北往,雪后公相寻。”从李诗看,唐代的华阳洞,已是仙客处上栖止的处所。据明人戴重的《褒禅寺记》(注),惠褒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就在这里筑有寺院,北宋名诗人黄鲁直、王介父、王深父皆在寺内留有文字遗迹。明季此寺院宏丽壮观,构造工绝,寺内曾保存过前朝许多佛教文物:“先住持更有玉杵、铁杖、金磬、锦悦、玻璃盘、的檀”以及避尘珠、藏经格等佛家古物。寺院附近,“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所谓“扫四旧”,褒禅山的佛寺和古塔,均被拆毁,大唐花寺碑也被粉碎。)晚明贡士戴重还有一篇《华阳洞记》,对前洞记载很详细:“其前洞圈空经丈,下出端泉,穿石出声。或日泉之源有龙居之。宋元陆中州守王季立尝祈雨于此,有祈雨亭,今亭废而碑记尚存。入洞门二十步,稍折以北,其空渐大,石乳悬款,深窗莫测,不敢复入矣。”(见《河村集》)戴文中提到后洞时说:“其后洞则王介甫之所游记,余未至之也。”(据当地的同志介绍,后洞过于幽深,人所罕至,解放初期曾有土匪潜伏,当时农民协会已将洞口封实。)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到,褒祥山自唐以来就是游览胜地,这里松青竹翠,泉流洞幽,繁花竞艳,乳石争奇。加以佛寺道院,点缀其间;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以王安石之才华,本可以铺采搞文,用细腻的笔调,写一篇道山川之盛的优美的游记文。但是当他秉笔作记时,华山的风光,褒神寺的古迹,却大都被舍弃和割爱了,而集中笔墨,写游后洞的一段经历和体验。从很小的题材中,寄寓了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一个政治家的情操与理趣,“全人神解而兴不穷”。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窥视其文思之奇,也可以见其剪裁运笔的匠心。王安石在此文中表现这样的意境,对题材作如此的安排,是与他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三十四岁时的王安石,已卓然自立,并锐意改革,“概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在学业上,他博览群书,穷极古今之学以致用;在十二年的地方官任内,兴利除弊,政绩卓著。欧阳修在推荐他入朝为官的表文内,称赞他“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文辞政治,著闻于时。”就在他写《游褒神山记》的前一月,即至和元年六月,他写了一篇《通州海门兴利记》,赞扬州守沈兴宗兴修海门水利工程,招集流亡,发展生产,平除水患,在“民之垫于海,呻吟者相属”的“创残穷敝”之乡,做出了成绩,改变了面貌。他认为沈兴宗“好学知方”,有志有力,“海门之政”可以作为全国各地官吏施政的榜样。文中还指出,沈某如能“竞其学,又将有大者焉,此何足以尽吾沈君之才!”鼓励沈兴宗勿怠勿止,再接再励,可望取得更好的政绩。一个月后,他来到褒禅山,览物起兴,连类而及,对这个主题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志趣和抱负。这一切又都是通过所历所见所感诉诸形象给人以感染。从行文方面看,则叙事简括,笔力雄健,详所感而略所见。简括处,大笔勾勒,“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褒禅山和华山洞的概貌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记所感,则文辞婉曲,层层深入,文愈深而意愈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游褒禅山记》在写作方面的这些长处,同样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编辑于 2022-10-07 21:10诗词赏析王安石​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会了么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705162871431168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7155783573505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9180885905408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从此,褒禅山声名远播……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我国古代游记中的名篇,历来颇受重视。明清以来的重要散文选本,如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姚薪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林西仲的《古文析义》,张相的《古今文综》等都将此文遴选入书。现代人选编的一些古代散文选本,文科院校的古典文学教材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也都选了这篇文章。但人们对这篇游记,品评的意见,论文的方法,却不尽相同。现在流行的一些分析文章,往往从义理着眼,重在探索某些语句含义之深刻及其对现实的教育意义等。这无疑也是重要的。此文确实表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寓意很深刻:为学、从政,都必须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敢于探求险境,不能半途而废,力求登峰造极。但是对待游记文学,不考虑文学特点,忽视形象分析,不剖析作者的“情”与“思”,“理”与“趣”是怎样结合的,不探求文章的意境,只谈义理,就难免要断章取义。古人评诗,谈诗境;评文,谈文境,抓住文学特点来谈文学,值得我们取法和借鉴。如何从形象入手,考虑全篇,披文以入情呢?我以为前人对此文的评论,其中有一些对我们还有启示作用,如明清的散文家,在评点《游褒禅山记》中,有两句话就很值得我们玩味:“逸兴满眼,馀音不绝。”这两句是明代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对此文下的总评。《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古文析义》、《古今文综》等都援引此语,或冠于简首,或殿诸篇尾,引导读者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领略其意味,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引起联想,得到启益。所谓“逸兴”,是指超乎寻常的意趣和兴味,是作者的情思与所写的景象,乳水融合构成意象所产生的特有的艺术感受。王勃的《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造飞”;李白的《宣州谢楼钱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都用“逸兴”二字形容自己形象思维成熟时所特有的心境和艺术感受。诗人触景生情,情随物迁,神驰景外,遐想万千。思风发于胸臆,窥意象而运用逸兴,从写作手法说,就是在景物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起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产生着“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游褒禅山记》满眼的“逸兴”表现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作者既没有写褒禅山“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盛,也没有具体描绘华山洞有哪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但是他记游踪,写慧空禅院的来历与方位,辨仆碑上文字以证“华山”原读音之谬,状华山前后两洞的不同特点:前洞平旷,有泉侧流;后洞幽深,寒气袭人。 文中记其所见所闻所感,“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古文观止》语评)左右逢源,浑为一体。王安石记游,和有些人写山水,状风物,“牢笼百态”、“形容极致”的写法确乎有所不同,“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宋史·王安石传》)其精妙之处就在于自然、准确、传神。文中记后洞,最吃紧处,避实就虚,用虚写的办法,渲染环境气氛,也就是用旅游者行动、神态和感受来烘托和陪衬:进,未见其写经历哪些困难,却使人感受到其前进之难;见,未见其写怎样奇,却使人感受到其所见之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火,本未尽,而拥火者深悉其尽,偕游者这中既想探奇而又怀有某种畏难甚至恐惧的心情,不正是这个深邃、幽暗、艰险、奇特的山洞给他们的感受吗?正是由于畏难而中途退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后悔而引出的感叹也就极为自然而真切,其深刻的寓意也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就一般常见的游记文说,总是叙山水之胜,状见闻之奇,以及在探幽寻奇中所感受到的快乐。而王安石这篇游记,却写了遇难而退,未能尽野游之乐而引起了悔恨与慨叹,从反面做文章,写出另一种意境,已属别开生面;而作者又进一步从治学、为事、从政立论,寓意于言外,开拓作品的境界,恢宏读者的胸襟,使人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许多联想。所谓“逸兴满眼,馀音不绝”,其意就在于此。 王安石的散文,受了韩愈的影响,和韩、柳的散文是一脉相承的。但他又以独创的风格而自成一家。就论文的观点看,他对韩、柳“文以明道”的主张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文的本意不在于“明道”,而在于“经世”和“济用”。作文必须要有自己的真切体会,要有“自得之见”,“求其根底济用”,“务为有补于世。”这种观点,贯穿在他的创作实践之中,写游记文也是如此。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写其有所得的见解是这么两点:一、要历险远,领略奇伟、瑰怪的风光,必须有志、有力,勿怠、勿止,还须借物力以相助;二、从仆碑文字漫灭的情况,联想到古书散供不存,谬传必多,因此学者必须“深思而慎取。”这两点,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两者都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所感,是其所见所闻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它从形象的整体中割裂开来。游记文中的意境,是“意”与“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没有深意,固然写不出新意境;没有佳境,其意也无所附丽。我们分析游记文,不能离开作者所写之境,去追求其微言大义的。 对于《游褒禅山记》的体裁问题,《中华活叶文选》、《王安石诗文远注》和许多大专院校的教材都普遍地将此文列为说理文或论说文的一种,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认为,了解我国游记文学的创作传统,对于弄清这个问题可能有帮助;游记文学传统的体裁分类法,对我们也还有参考价值。 我国的山水游记,可以溯源到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记长江、黄河流域的山水景色,虽很有文学价值,但其书终究是一部记地理的学术著作,一般人不把它当作纯文学作品看待。可以说六朝以前散文中还没有游记体。在散文中盛行山水游记的,明代吴纳认为:“其盛自唐始也”。(《文章评体》)中唐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柳宗元,正是以写山水游记闻名。刘禹锡在编寨《柳河东集》时,专门列出“记”体散文门类,有名的永州、记,就归附在这一门类里。步柳之后写游记体的人就多起来了,创作的成果也日益繁富。柳宗元的山水文以写实景见长,后代的山水文或专记实景,或侧重寓情于景,或借景生记,或考贴名胜古物,不拘一格。张相的《古今文综》,辨析历来山水文的不同作法,分列游记文为四类:即记实、寓情、议论利考据。当然,这是就其主要特色而言的,有不少的山水游记是把写景、抒情、议论以至于考据融合在一起,情景相生,理趣结合,构成完整的艺术画面。在山水游记中发议论,寻其端绪,唐人已开其先。唐说的《东山记》,梁肃的《盐池记》,李华的·《贺遂员外菜园小山池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孙樵的《龙多山记》等都有或长或短或隐或显的议论文字。宋人是以好发以比著称的,在游记中也表现出来。共中写得好的,如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苏舜钦的《沧恨亭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篇。“文备众体”是唐宋以来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在记人记事的文章中间有议论,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它是记叙文;同样,在写景文章中有议论,也不能因此而改变其体裁性质。这种山水游记之所以不同于论说文,第一、其记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总是从所记之物的整体着眼,其间穿插的议论(即使议论成分很重甚至很重要,如《游袭禅山记》)都是从叙事中生发出来的,成为整篇游记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也必然有些叙事材料和这个议题无关;论说文却不同,它以议论为主,虽间或援引一二事例作论据,即使援引的事例是长篇的叙事,如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但叙事总是为议论服务,文中每一个叙事材料都与中心议题有关。第二,好的游记文,形象很鲜明,寓意于景,思与境谐,理与趣合,着眼于意境的创造;而论说文则着眼于立论的高低,论证的严密,思辩的逻辑性和理论的说服力。这两者是大异其趣的。把包含有议论成分的山水游记当成论说文,其流弊所至,必然是忽视其形象意义,把理与趣、思与境割裂开来,取其一点,不及其馀,将一座八宝楼台拆碎开来,不成片断;就游记文说,其结构的工巧,剪裁的用心,叙事的笔力等方面的特点,作者的匠心所在,也很容易被忽视。而这些方面,正是王安石这篇游记文的长处。 褒禅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十五里,由两山组成,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所在地;其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又名兰陵山。今统谓之褒禅山。华阳山有前后二石洞,称华阳洞,其后洞即王安石所游之地。距前洞百馀步,有大唐花寺碑,王荆公文中“有碑仆道”者即是。褒禅山东西走向,成条形,海拔约三百公尺,环山秀木森森,“葱倩水不涸,日龙池。”“又有龙洞、罗汉洞、龙女洞、白龟泉诸胜。”山顶上还有古塔一座,塔上大书“宝塔”二字,老笔纵横,远处可睹,旧题为张安国所书。此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唐宋以来就是骚人墨客旅游的胜地。《全唐诗》中记唐人赋诗其间的就有好儿首,如李端的《宿华阳洞寄元称》、陈懈的《寻易称师不遇》、张嫉的《华阳道者》等。李端的诗云:“花洞脱阴阴,仙坛隔杏林。漱泉春谷冷,祷药夹窗深。石上开山酒,松间对玉琴。戴家溪北往,雪后公相寻。”从李诗看,唐代的华阳洞,已是仙客处上栖止的处所。据明人戴重的《褒禅寺记》(注),惠褒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就在这里筑有寺院,北宋名诗人黄鲁直、王介父、王深父皆在寺内留有文字遗迹。明季此寺院宏丽壮观,构造工绝,寺内曾保存过前朝许多佛教文物:“先住持更有玉杵、铁杖、金磬、锦悦、玻璃盘、的檀”以及避尘珠、藏经格等佛家古物。寺院附近,“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所谓“扫四旧”,褒禅山的佛寺和古塔,均被拆毁,大唐花寺碑也被粉碎。)晚明贡士戴重还有一篇《华阳洞记》,对前洞记载很详细:“其前洞圈空经丈,下出端泉,穿石出声。或日泉之源有龙居之。宋元陆中州守王季立尝祈雨于此,有祈雨亭,今亭废而碑记尚存。入洞门二十步,稍折以北,其空渐大,石乳悬款,深窗莫测,不敢复入矣。”(见《河村集》)戴文中提到后洞时说:“其后洞则王介甫之所游记,余未至之也。”(据当地的同志介绍,后洞过于幽深,人所罕至,解放初期曾有土匪潜伏,当时农民协会已将洞口封实。)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到,褒祥山自唐以来就是游览胜地,这里松青竹翠,泉流洞幽,繁花竞艳,乳石争奇。加以佛寺道院,点缀其间;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以王安石之才华,本可以铺采搞文,用细腻的笔调,写一篇道山川之盛的优美的游记文。但是当他秉笔作记时,华山的风光,褒神寺的古迹,却大都被舍弃和割爱了,而集中笔墨,写游后洞的一段经历和体验。从很小的题材中,寄寓了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一个政治家的情操与理趣,“全人神解而兴不穷”。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窥视其文思之奇,也可以见其剪裁运笔的匠心。王安石在此文中表现这样的意境,对题材作如此的安排,是与他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三十四岁时的王安石,已卓然自立,并锐意改革,“概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在学业上,他博览群书,穷极古今之学以致用;在十二年的地方官任内,兴利除弊,政绩卓著。欧阳修在推荐他入朝为官的表文内,称赞他“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文辞政治,著闻于时。”就在他写《游褒神山记》的前一月,即至和元年六月,他写了一篇《通州海门兴利记》,赞扬州守沈兴宗兴修海门水利工程,招集流亡,发展生产,平除水患,在“民之垫于海,呻吟者相属”的“创残穷敝”之乡,做出了成绩,改变了面貌。他认为沈兴宗“好学知方”,有志有力,“海门之政”可以作为全国各地官吏施政的榜样。文中还指出,沈某如能“竞其学,又将有大者焉,此何足以尽吾沈君之才!”鼓励沈兴宗勿怠勿止,再接再励,可望取得更好的政绩。一个月后,他来到褒禅山,览物起兴,连类而及,对这个主题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志趣和抱负。这一切又都是通过所历所见所感诉诸形象给人以感染。从行文方面看,则叙事简括,笔力雄健,详所感而略所见。简括处,大笔勾勒,“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褒禅山和华山洞的概貌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记所感,则文辞婉曲,层层深入,文愈深而意愈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游褒禅山记》在写作方面的这些长处,同样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编辑于 2022-10-07 21:10诗词赏析王安石​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

《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游褒禅山记》的意境浅析会了么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705162871431168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7155783573505https://www.zhihu.com/video/1561819180885905408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从此,褒禅山声名远播……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我国古代游记中的名篇,历来颇受重视。明清以来的重要散文选本,如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姚薪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林西仲的《古文析义》,张相的《古今文综》等都将此文遴选入书。现代人选编的一些古代散文选本,文科院校的古典文学教材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也都选了这篇文章。但人们对这篇游记,品评的意见,论文的方法,却不尽相同。现在流行的一些分析文章,往往从义理着眼,重在探索某些语句含义之深刻及其对现实的教育意义等。这无疑也是重要的。此文确实表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寓意很深刻:为学、从政,都必须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敢于探求险境,不能半途而废,力求登峰造极。但是对待游记文学,不考虑文学特点,忽视形象分析,不剖析作者的“情”与“思”,“理”与“趣”是怎样结合的,不探求文章的意境,只谈义理,就难免要断章取义。古人评诗,谈诗境;评文,谈文境,抓住文学特点来谈文学,值得我们取法和借鉴。如何从形象入手,考虑全篇,披文以入情呢?我以为前人对此文的评论,其中有一些对我们还有启示作用,如明清的散文家,在评点《游褒禅山记》中,有两句话就很值得我们玩味:“逸兴满眼,馀音不绝。”这两句是明代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对此文下的总评。《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古文析义》、《古今文综》等都援引此语,或冠于简首,或殿诸篇尾,引导读者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领略其意味,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引起联想,得到启益。所谓“逸兴”,是指超乎寻常的意趣和兴味,是作者的情思与所写的景象,乳水融合构成意象所产生的特有的艺术感受。王勃的《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造飞”;李白的《宣州谢楼钱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都用“逸兴”二字形容自己形象思维成熟时所特有的心境和艺术感受。诗人触景生情,情随物迁,神驰景外,遐想万千。思风发于胸臆,窥意象而运用逸兴,从写作手法说,就是在景物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起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产生着“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游褒禅山记》满眼的“逸兴”表现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作者既没有写褒禅山“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盛,也没有具体描绘华山洞有哪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但是他记游踪,写慧空禅院的来历与方位,辨仆碑上文字以证“华山”原读音之谬,状华山前后两洞的不同特点:前洞平旷,有泉侧流;后洞幽深,寒气袭人。 文中记其所见所闻所感,“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古文观止》语评)左右逢源,浑为一体。王安石记游,和有些人写山水,状风物,“牢笼百态”、“形容极致”的写法确乎有所不同,“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宋史·王安石传》)其精妙之处就在于自然、准确、传神。文中记后洞,最吃紧处,避实就虚,用虚写的办法,渲染环境气氛,也就是用旅游者行动、神态和感受来烘托和陪衬:进,未见其写经历哪些困难,却使人感受到其前进之难;见,未见其写怎样奇,却使人感受到其所见之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火,本未尽,而拥火者深悉其尽,偕游者这中既想探奇而又怀有某种畏难甚至恐惧的心情,不正是这个深邃、幽暗、艰险、奇特的山洞给他们的感受吗?正是由于畏难而中途退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后悔而引出的感叹也就极为自然而真切,其深刻的寓意也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就一般常见的游记文说,总是叙山水之胜,状见闻之奇,以及在探幽寻奇中所感受到的快乐。而王安石这篇游记,却写了遇难而退,未能尽野游之乐而引起了悔恨与慨叹,从反面做文章,写出另一种意境,已属别开生面;而作者又进一步从治学、为事、从政立论,寓意于言外,开拓作品的境界,恢宏读者的胸襟,使人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许多联想。所谓“逸兴满眼,馀音不绝”,其意就在于此。 王安石的散文,受了韩愈的影响,和韩、柳的散文是一脉相承的。但他又以独创的风格而自成一家。就论文的观点看,他对韩、柳“文以明道”的主张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文的本意不在于“明道”,而在于“经世”和“济用”。作文必须要有自己的真切体会,要有“自得之见”,“求其根底济用”,“务为有补于世。”这种观点,贯穿在他的创作实践之中,写游记文也是如此。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写其有所得的见解是这么两点:一、要历险远,领略奇伟、瑰怪的风光,必须有志、有力,勿怠、勿止,还须借物力以相助;二、从仆碑文字漫灭的情况,联想到古书散供不存,谬传必多,因此学者必须“深思而慎取。”这两点,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两者都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所感,是其所见所闻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它从形象的整体中割裂开来。游记文中的意境,是“意”与“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没有深意,固然写不出新意境;没有佳境,其意也无所附丽。我们分析游记文,不能离开作者所写之境,去追求其微言大义的。 对于《游褒禅山记》的体裁问题,《中华活叶文选》、《王安石诗文远注》和许多大专院校的教材都普遍地将此文列为说理文或论说文的一种,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认为,了解我国游记文学的创作传统,对于弄清这个问题可能有帮助;游记文学传统的体裁分类法,对我们也还有参考价值。 我国的山水游记,可以溯源到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记长江、黄河流域的山水景色,虽很有文学价值,但其书终究是一部记地理的学术著作,一般人不把它当作纯文学作品看待。可以说六朝以前散文中还没有游记体。在散文中盛行山水游记的,明代吴纳认为:“其盛自唐始也”。(《文章评体》)中唐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柳宗元,正是以写山水游记闻名。刘禹锡在编寨《柳河东集》时,专门列出“记”体散文门类,有名的永州、记,就归附在这一门类里。步柳之后写游记体的人就多起来了,创作的成果也日益繁富。柳宗元的山水文以写实景见长,后代的山水文或专记实景,或侧重寓情于景,或借景生记,或考贴名胜古物,不拘一格。张相的《古今文综》,辨析历来山水文的不同作法,分列游记文为四类:即记实、寓情、议论利考据。当然,这是就其主要特色而言的,有不少的山水游记是把写景、抒情、议论以至于考据融合在一起,情景相生,理趣结合,构成完整的艺术画面。在山水游记中发议论,寻其端绪,唐人已开其先。唐说的《东山记》,梁肃的《盐池记》,李华的·《贺遂员外菜园小山池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孙樵的《龙多山记》等都有或长或短或隐或显的议论文字。宋人是以好发以比著称的,在游记中也表现出来。共中写得好的,如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苏舜钦的《沧恨亭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篇。“文备众体”是唐宋以来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在记人记事的文章中间有议论,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它是记叙文;同样,在写景文章中有议论,也不能因此而改变其体裁性质。这种山水游记之所以不同于论说文,第一、其记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总是从所记之物的整体着眼,其间穿插的议论(即使议论成分很重甚至很重要,如《游袭禅山记》)都是从叙事中生发出来的,成为整篇游记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也必然有些叙事材料和这个议题无关;论说文却不同,它以议论为主,虽间或援引一二事例作论据,即使援引的事例是长篇的叙事,如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但叙事总是为议论服务,文中每一个叙事材料都与中心议题有关。第二,好的游记文,形象很鲜明,寓意于景,思与境谐,理与趣合,着眼于意境的创造;而论说文则着眼于立论的高低,论证的严密,思辩的逻辑性和理论的说服力。这两者是大异其趣的。把包含有议论成分的山水游记当成论说文,其流弊所至,必然是忽视其形象意义,把理与趣、思与境割裂开来,取其一点,不及其馀,将一座八宝楼台拆碎开来,不成片断;就游记文说,其结构的工巧,剪裁的用心,叙事的笔力等方面的特点,作者的匠心所在,也很容易被忽视。而这些方面,正是王安石这篇游记文的长处。 褒禅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十五里,由两山组成,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所在地;其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又名兰陵山。今统谓之褒禅山。华阳山有前后二石洞,称华阳洞,其后洞即王安石所游之地。距前洞百馀步,有大唐花寺碑,王荆公文中“有碑仆道”者即是。褒禅山东西走向,成条形,海拔约三百公尺,环山秀木森森,“葱倩水不涸,日龙池。”“又有龙洞、罗汉洞、龙女洞、白龟泉诸胜。”山顶上还有古塔一座,塔上大书“宝塔”二字,老笔纵横,远处可睹,旧题为张安国所书。此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唐宋以来就是骚人墨客旅游的胜地。《全唐诗》中记唐人赋诗其间的就有好儿首,如李端的《宿华阳洞寄元称》、陈懈的《寻易称师不遇》、张嫉的《华阳道者》等。李端的诗云:“花洞脱阴阴,仙坛隔杏林。漱泉春谷冷,祷药夹窗深。石上开山酒,松间对玉琴。戴家溪北往,雪后公相寻。”从李诗看,唐代的华阳洞,已是仙客处上栖止的处所。据明人戴重的《褒禅寺记》(注),惠褒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就在这里筑有寺院,北宋名诗人黄鲁直、王介父、王深父皆在寺内留有文字遗迹。明季此寺院宏丽壮观,构造工绝,寺内曾保存过前朝许多佛教文物:“先住持更有玉杵、铁杖、金磬、锦悦、玻璃盘、的檀”以及避尘珠、藏经格等佛家古物。寺院附近,“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所谓“扫四旧”,褒禅山的佛寺和古塔,均被拆毁,大唐花寺碑也被粉碎。)晚明贡士戴重还有一篇《华阳洞记》,对前洞记载很详细:“其前洞圈空经丈,下出端泉,穿石出声。或日泉之源有龙居之。宋元陆中州守王季立尝祈雨于此,有祈雨亭,今亭废而碑记尚存。入洞门二十步,稍折以北,其空渐大,石乳悬款,深窗莫测,不敢复入矣。”(见《河村集》)戴文中提到后洞时说:“其后洞则王介甫之所游记,余未至之也。”(据当地的同志介绍,后洞过于幽深,人所罕至,解放初期曾有土匪潜伏,当时农民协会已将洞口封实。)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到,褒祥山自唐以来就是游览胜地,这里松青竹翠,泉流洞幽,繁花竞艳,乳石争奇。加以佛寺道院,点缀其间;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以王安石之才华,本可以铺采搞文,用细腻的笔调,写一篇道山川之盛的优美的游记文。但是当他秉笔作记时,华山的风光,褒神寺的古迹,却大都被舍弃和割爱了,而集中笔墨,写游后洞的一段经历和体验。从很小的题材中,寄寓了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一个政治家的情操与理趣,“全人神解而兴不穷”。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窥视其文思之奇,也可以见其剪裁运笔的匠心。王安石在此文中表现这样的意境,对题材作如此的安排,是与他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三十四岁时的王安石,已卓然自立,并锐意改革,“概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在学业上,他博览群书,穷极古今之学以致用;在十二年的地方官任内,兴利除弊,政绩卓著。欧阳修在推荐他入朝为官的表文内,称赞他“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文辞政治,著闻于时。”就在他写《游褒神山记》的前一月,即至和元年六月,他写了一篇《通州海门兴利记》,赞扬州守沈兴宗兴修海门水利工程,招集流亡,发展生产,平除水患,在“民之垫于海,呻吟者相属”的“创残穷敝”之乡,做出了成绩,改变了面貌。他认为沈兴宗“好学知方”,有志有力,“海门之政”可以作为全国各地官吏施政的榜样。文中还指出,沈某如能“竞其学,又将有大者焉,此何足以尽吾沈君之才!”鼓励沈兴宗勿怠勿止,再接再励,可望取得更好的政绩。一个月后,他来到褒禅山,览物起兴,连类而及,对这个主题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志趣和抱负。这一切又都是通过所历所见所感诉诸形象给人以感染。从行文方面看,则叙事简括,笔力雄健,详所感而略所见。简括处,大笔勾勒,“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褒禅山和华山洞的概貌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记所感,则文辞婉曲,层层深入,文愈深而意愈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游褒禅山记》在写作方面的这些长处,同样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编辑于 2022-10-07 21:10诗词赏析王安石​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游褒禅山记_百度百科

记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游褒禅山记[yóu bāo chán shān jì]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北宋王安石所作散文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1]作品名称游褒禅山记作    者王安石创作年代北宋作品出处临川先生集文学体裁散文写作时间1054年目录1作品原文2译文注释▪词句注释▪白话译文3创作背景4作品鉴赏▪文学赏析▪名家点评5作者简介作品原文播报编辑游褒禅山记 (宋) 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3]译文注释播报编辑词句注释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2.而:连词,并且。卒:死后。之:指褒禅山麓。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12.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35.得:心得,收获。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39.以:以(之),因此。悲:叹息40.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41.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2] [4-10]白话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创作背景播报编辑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作品鉴赏播报编辑文学赏析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6-10]名家点评林云铭《古文析义》:“末以山名误字推及古书.作无穷之感,俱在学问上立论,寓意最深。” [11]作者简介播报编辑王安石画像 [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12]他“少好读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著有《宋史·王安石传》。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6-10]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